广西壮族三声部民歌目前正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中国经济网 > 文化 > 文化要闻 > 正文
 
广西壮族三声部民歌目前正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12月04日 17:05
    “盘古开天地,欢喜是唱歌。富人与穷伙,认定歌快乐……”现年七十六岁的广西马山县壮族老人温桂贤,开口就唱出父亲温文德留传给他的这首壮族三声部民歌。凭唱三声部民歌,温桂贤成了广西一代歌王。继而,作为音乐教师的儿子温建业又接过衣钵,将三声部民歌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这个温姓家族的祖孙三代人,就像传递接力棒一样将被称为壮族民歌“活化石”的三声部民歌代代相传,成为当地一段佳话。

    壮族三声部民歌,壮族人民称为“三顿欢”或“三跳欢”,史书上早有“壮人迭歌声合,含情凄婉,皆临居自撰,不能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的记载。今天在此间举行的大型文化旅游美食节上,壮乡歌手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向三万余名中外游客展示壮族民歌的魅力。一百八十名青少年合唱民歌,高、中、低三声部同时吟唱,每个声部都有自己的独立音调,而第三声部的鼻音哼唱最为动人……流畅的旋律,柔和的音色,统一的风格让观众们陶醉其中。

    同性三人合唱、异性三对三对唱等,一场原汁原味的山歌擂台比赛更是让游客们拍手称绝。“这歌声就像壮锦一样美丽!”一位新加坡客人直夸中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特色鲜明。

    温建业今天亦纵情高歌,用歌声表达节日的喜悦。温建业介绍,三声部民歌常唱的有蛮欢、三顿欢等曲调,结构分成三个声部,第一声部调子较高,第二声部调子较低,第三声部是用鼻音哼唱出来伴音,演唱人数必须是三的倍数。三声部民歌有相对固定的演唱歌本,如《达红欢》、《灯焕欢》、《二十四孝》等;但大多是即兴创作,根据日常生活出口成诵。

    中共马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桂文志介绍,壮族三声部民歌历史悠久,主要流行于广西马山、上林、忻城等三县交界处的壮族地区,其中马山县东部的古寨乡、加方乡、里当乡和古零镇是分布的密集地带。三声部民歌传唱于壮族社会的生活生产、恋爱、婚丧和乐神等过程中,内容主要反映壮民族的生活、生产、风俗习惯等文化特质,表达壮民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与追求。

    桂文志称,三声部民歌三个声部的独立性及完美结合,在国内外的民歌中比较罕见。多年来,壮族三声部民歌多次参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大型演出,并到日本、韩国、埃及、芬兰等十余个国家进行表演,深受好评。

    据悉,三声部民歌于二00七年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报中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广西政府高层表示,将采取多方面的保护措施,构筑传扬三声部民歌的平台,让这朵民族文化之花绽放得更绚丽。

    爱唱歌的壮族人一曲又一曲,吟咏着那唱不尽的歌谣。
来源:中国新闻网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数据载入中...
 
  编辑推荐
白乐天"催命"关盼盼
世界十大"最性感"建筑
梦露游玩旧照首度公开
希特勒战时休闲生活照
 
圆明园首次展回归文物
中国最大王妃墓将开放
·"和氏璧"并非翡翠雕琢
·刘家庄改写济南建城史
·济南出土千年"唐三彩"
·宋代广州八大"卫星城"
·豪华墓演绎英雄爱美人
·菏泽一工地惊现古沉船
 
玄烨亲手雕刻的"陪都"
"帝师"翁同龢嗜食鲥鱼
·再生缘作者出生地失火
·上海滩"游民王国"覆灭
·陈纳德军服亮相抗战展
·梁实秋夫人游园照曝光
·郁达夫"毁家诗纪"背后
·新闻出版界泰斗邹韬奋
 
 
翰墨场中参透世情冷暖
"沧海""巫山"都"无行"
·冰心是我的一盏"明灯"
·希拉里梳起30年前发型
·"南城土著"怀念老花市
·1655年就有"牛仔布"了
·台湾民众中秋烤肉起源
·砂锅居幌子"过午不候"
 
  视频专区
 
  博客地带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