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巩义市小相狮舞
记者从河南省文化厅获悉,文化部自1月28日起向社会正式公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在众多入选项目中,我省56个项目榜上有名,位居全国前列。
2005年,我国全面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此同时,我省启动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选工作。经过层层论证考察,经省政府核定,当年9月,我省申报了包括少林功夫、太极拳在内的57个项目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3月,我国正式公布了该名录,我省22个项目上榜。
在第一届评选的基础上,我省又开展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省文化厅多次组织专家讨论、研究,并广泛征求意见,向文化部提交申报项目108项。据悉,此次全国共申报2540项。
随后,文化部组织有关专家按照评审标准对申报的2540个项目进行了审议,最终确定新入选项目564项,扩展进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134项。其中,我省新入选41项,拓展项目15项,共计56项,位居全国前列。在我省入选的项目中,涉及民间文学、音乐、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美术、民俗等,基本反映了我省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
据悉,此次公示期历时30天,公示期结束后,文化部将正式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最终入选这一名录的项目,国家将给予系列扶持政策,助其发展、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