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送审稿)已报送国务院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中国经济网 > 文化 > 文化要闻 > 正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送审稿)已报送国务院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8年01月30日 11:25
陈丽平
    记者近日从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了解到,文化部已向国务院报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送审稿)。目前,国务院法制办正抓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问题进行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是我国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近年来,在每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都有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要求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

    代表们在议案中提出,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增强文化认同感、增强社会凝聚力、维护民族团结的需要,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切实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据了解,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关于制定我国文化立法十年规划(2004—2013年)的建议》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列入前五年的规划。2005年、2006年,国务院都将其列入了当年的立法工作计划。2007年,国务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列为年度立法计划中需要抓紧研究、待条件成熟时提出的立法项目。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一直关注并积极推动此项立法活动,在2006年组成调研组赴安徽、内蒙古、河南、贵州等省区进行了立法调研。并建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抓紧有关工作,尽快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我国一百多种语言濒危现有法律重保障轻保护

    抢救濒危语言立法被寄予厚望

    新闻延伸 

    细心的游客,在仰视云南丽江古城中高悬的门额时,会看到“天雨流芳”四个大字。这是纳西语的音译,意为“去读书吧”。

    在传统的纳西人眼里,财富如过眼烟云,读书写字才是第一位的。因此,纳西人钟情写诗作曲,崇尚教育。

    然而,现在许多纳西族小孩子都不学纳西语了,开始学起了四川话和昆明话。纳西族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木仕华对此忧心忡忡:“在家中,往往是祖父母说纳西语,孙辈却不会说,年轻的父母已不会用纳西语教自己的孩子了。”

    其实,古老的纳西语对于世界的感触是非常细腻和敏锐的。在纳西人眼里,天上的星、河中的水、树上的鸟巢、石头里的金子,都有不同的寓意。纳西人对生命、时间和空间的语言表述,与汉族有很大不同。

    “但如此活泼生动、与自然紧密结合的纳西语言,却正面临着消亡的危机。”木仕华说,现在丽江地区在过度的旅游开发下,已逐渐丧失了原有的文化传承和人文传统,小孩子们不喜欢读书,宁愿去酒吧做服务生,只是因为好赚钱。

    在我国,同纳西语一样面临消亡的少数民族语言,目前至少有一百多种。
来源:法制日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数据载入中...
 
  编辑推荐
白乐天"催命"关盼盼
世界十大"最性感"建筑
梦露游玩旧照首度公开
希特勒战时休闲生活照
 
圆明园首次展回归文物
中国最大王妃墓将开放
·"和氏璧"并非翡翠雕琢
·刘家庄改写济南建城史
·济南出土千年"唐三彩"
·宋代广州八大"卫星城"
·豪华墓演绎英雄爱美人
·菏泽一工地惊现古沉船
 
玄烨亲手雕刻的"陪都"
"帝师"翁同龢嗜食鲥鱼
·再生缘作者出生地失火
·上海滩"游民王国"覆灭
·陈纳德军服亮相抗战展
·梁实秋夫人游园照曝光
·郁达夫"毁家诗纪"背后
·新闻出版界泰斗邹韬奋
 
 
翰墨场中参透世情冷暖
"沧海""巫山"都"无行"
·冰心是我的一盏"明灯"
·希拉里梳起30年前发型
·"南城土著"怀念老花市
·1655年就有"牛仔布"了
·台湾民众中秋烤肉起源
·砂锅居幌子"过午不候"
 
  视频专区
 
  博客地带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