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县南大街(图)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平遥县南大街(图)

2010年04月16日 14:07   来源:中国文化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3、南大街所包含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和其他相关内容的清单。南大街店铺分布示意图

  市楼位于大街中心地段的市楼重建于清康熙年间,当年起着管理整个市场的作用,如今也是全城的中心和制高点。世传市楼为一方胜景,因楼南有井一口,“井内水色如金”,故又称“金井楼”,为清代建筑,三重檐歇山式楼阁,通高18.5米,屋顶施彩色琉璃瓦,并相间拼凑为南“喜”北“寿”字样,吻兽、仙人烧造精巧,工艺极高。整座市楼,端庄秀美,装饰富丽堂皇,几百年来,雄踞城中,可远眺山河之壮丽,俯临街市之繁华。

  “百川通票号”旧址,座落在县城南大街路西,居西向东,南北侧与铺面相靠。创建于咸丰十年,资本116万两白银。东家是祈县人渠源祯,分号遍及省外。于民国七年歇业,是我县清代有名的票号之一。旧址整体布局严谨、对称、封闭,经营性与民居气息并存,结构错落有致,院院串通,房舍上下可达。前后三进院带偏院,占地总面积1300余平方米,院院布局成北方地区典型的民居式,大小厅房50间。

  票号装修考究,用料较大,内容丰富,艺术较高。内容有匾书“百福”、“百寿”窗棂奏“桃榴”“蝙蝠”“寿”字“灯笼景”,鼓石雕戏剧人物故事,晚清风格明显。建国以来,旧址一直被日杂门市部占用。现辟为参观游览的票号旧址。

  “协同庆钱庄”旧址,位于城内南大街路西,北与长升源字号毗邻,建于咸丰六年,财东王栋,榆次聂店人,历任经理平遥人,资本三万千两,四年一帐,公积金至四十八万两,协同庆是古城后起之票号,实力较强,规模较大。但自从将公积金改为股份(每分一万四千两),号中从此空虚,民国二年歇业。

  旧址布局严谨,上下错落,搭接结构紧凑,平面呈“厂”状,结构风貌给人既庄重,又稳秘,却又不失传统建筑风格和钱庄功能作用。前后四进院,前院、中院坐西向东,后院坐北向南。门厅五间兼作铺面,中间木板分隔上下二层,双坡硬山瓦顶,装修大致原貌。四柱垂花门楼今不存。过厅五间硬山顶式。其余厢房正房,耳房大小25间,结构一般。后院随地形高低变化,筑成下窑上楼,上楼正房五间,开间较大。前建一天桥,上座一木结构卷棚式亭,可四处观望,上下呼应。左右配以厢房、耳房。桥下建一沉院,院内窑洞6间,墙壁较厚,门窗较小,安全封闭。整户院落,结构别致。钱庄旧址多年来被医院占用,现恢复为原旧址功能。

  ④黄酒老字号“长升源”旧址,地处县城南大街路西市楼脚下,是一处明清风格铺面。“长升源”原名聚盛源,黄酒糕点老字号,创建于明代崇祯年间,东家是明代举子赵聚贤,平遥城人。清时,此号酿造黄酒,制作炉食,号称“炉食黄酒铺”,闻名全国。直到建国初年才中断生产,历史悠久。史载: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农历八月十二日,慈禧太后由京迁往长安曾露宿古城平遥一夜,晚宴赵举人特地献上黄酒、牛肉,太后饮尝赵府黄酒后,甚感风味清长,顺便询问酒店名号,御赐一个“长”字,至此改“聚升源”为“长升源”。

  字号前后二进院,规模不大而完整。临街铺面七间,明间开门,上下两层。正中是窑洞三间带前廊,明式结构。左右厢房各三间,前檐较深,是一处典型的四合院民府铺面。

  4、南大街在历史发展中的保护工作情况、保护要求和保护目标。

  20世纪80年代,全国各地掀起了城市建设的高潮,平遥也出台了城市总体规划,计划拓宽城内的几条主要大街,其时性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委员阮仪三先生,协同山西省城乡建设委员会,制定了“确保古城、发展新城”的方针,重新编制了总体规划。1985年,山西省人们政府正式批准了《平遥县县城总体规划》。1998年11月30日山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山西省平遥古城保护条例》。按照全面保护、突出重点的方针,实行分区、分级保护。

  古城保护工作将日益严格和完善,通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成效显著,古城人民的保护意识也已逐步增强。今后将继续努力,严格遵守保护条例,将古城明清风貌继续发扬光大。

  5、改造方案、改造前后的变化及意义所在,说明保护资源与开发利用资源的协调情况。

  平遥古城在经过二十多年的保护与开发,古城明清风貌基本保存较好,1996年12月7日,在意大利那布勒斯城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称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政治、经济、宗教及文化发展的完整画卷。”

  古城被世人逐步认识和高度重视,市民积极参与保护工作,古城也成为了人们品味明清风貌城镇的范例,旅游事业随之兴起并逐步兴盛。如今,古城保护工作与开发利用并存,古城的保护工作在继续,市民的保护意识在不断加强,同时旅游工作也随着古城知名度的提高在不断前进,两者成为了相互依存与相互发展的关系。

  6、社区居民参与保护与改造的事例说明。

  在近几年的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古城人民对古城价值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许多市民积极参与其中,在改造过程中,市民尤其是处于主干街道的市民们积极配合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按照街道改造要求进行。南大街是全城改造最早的街道,从90年代起就逐步进行,如今依旧担当着当年“领头羊”的作用。西大街也随之其后,虽在古城的发展过场中出现过一些小小的波折,但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也重现了往昔的古朴与繁华。

(责任编辑:程海宏)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视频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