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航空产业 > 产业动态 > 正文

《大飞机》:温暖的记忆 永恒的动力

2014年08月08日 10:28   来源:《大飞机》杂志   郭博智

  5月23日,初夏的上海,天气格外晴朗。

  这一天,地处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中国商飞公司设计研发中心满眼新绿,生机勃勃,空气中流淌着欢快愉悦的气息。

  “总书记要来看咱们了!”干部职工奔走相告,翘首以待。幸福,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下午5时30分,一辆客车缓缓驶入设计研发中心,停在综合试验大楼前,习近平总书记下车,与迎候在此的中国商飞公司董事长金壮龙、总经理贺东风等人亲切握手。

  我和设计研发中心的领导以及试飞中心的领导在航电试验室迎候总书记。5时38分,总书记在金壮龙董事长、贺东风总经理的陪同下,步入航电试验室,现场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总书记面带微笑走向我们,在队列排头的位置停下,和我们一一握手。

  当金壮龙董事长将我介绍给总书记时,总书记热情地伸出手,微笑地看着我,亲切地说:“你好!”紧握着总书记温暖宽厚的手,我切身感受到总书记对科研人员的关爱、鼓励、信任和期待,感受到国家和人民的重托。

  在航电试验室,总书记认真听取科研人员的介绍,察看黑匣子等飞行记录系统,详细了解了飞机航电系统的研发进展,表扬我们“进步很大”。

  走进综合试验大厅,总书记察看了大型客机铁鸟试验台,询问试验进展情况,详细了解飞机飞行控制、起落架、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试验台的多系统验证能力。

  此时,几百名干部职工闻讯赶来。总书记向大家挥手致意,“我来看看大家。”真挚的笑容,朴实的话语,让人觉得亲切、温暖。他与科研人员、海外专家、试飞员代表一一握手,为大家加油鼓劲,殷殷之情,溢于言表。

  在综合试验大厅,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既有对民机产业的高瞻远瞩和宏观把握,又有对大飞机研制历程、现状和艰难程度的充分了解,更有对大飞机研制队伍的充分肯定和信任。话语平实客观,情真意切,在现场每一个人的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一种被理解、认同和肯定的幸福感,似一股暖流在大家心中流淌。人们以雷鸣般的掌声回应总书记的关怀。不少上了年纪的科研人员,以及一些刚入职不久的年轻人,都激动兴奋、热泪盈眶。

  总书记关于发展大飞机的重要指示,对于在探索中砥砺前行的中国民机产业和中国商飞公司来说,是指路的明灯,是新征程奋进的号角;对于设计研发中心两千名干部职工而言,则是最值得珍藏和回味的人生经历,是攻坚克难时强大而持久的动力之源。

  总书记考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和很多同事们依然沉浸在兴奋和激动之中。总书记考察公司的专题录像片,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每看一次,都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我还时常回味起与总书记见面握手的情景,总书记铿锵有力、语重心长的话语,时常萦绕心头。如今,每次步入综合试验大厅,我都会忍不住驻足回望总书记当天考察的路线和足迹。

  亲历总书记考察现场,当面聆听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和深情嘱托,让设计研发中心很多年轻的科研人员经历了一次难忘的精神洗礼,坚定了奋斗意志。“在追梦大飞机的征途上,难免遭遇挫折,难免感到彷徨和疲惫,总书记的讲话让这一切都作烟云散。都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总书记带给我们的,正是在这型号研制紧要关头最亟需的信心。”“对于我们来说,报效祖国的最好方式,就是不畏艰难,埋头实干,让亲手研制的大飞机早日翱翔蓝天。”他们纷纷如是表达心中的感慨。

  作为中国商飞设计研发中心的一员,能亲眼目睹总书记亲临科研现场考察,亲耳聆听总书记关于发展大飞机的重要指示,亲身感受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我深受鼓舞。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使我从心底里感受到大飞机事业的伟大,感受到强烈的职业自豪感,同时也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和压力。

  近年来,设计研发中心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技术进步”的民机自主创新之路,确立了“建设国际一流民机设计研发中心”的发展目标;发挥设计龙头作用,奋力推进两大型号研制,ARJ21新支线飞机即将取证交付,C919大型客机由详细设计转入全面试制阶段;能力建设获得历史性跨越,一个以“自主创新、引领未来”为理念,以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民机设计研发中心正在加速崛起。

  未来20~30年,中国民机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战略机遇。今后几年,是ARJ21新支线飞机和C919大型客机实现研制成功和商业成功的关键时期,时间相当紧迫,任务异常繁重,挑战压力很大。总书记关于发展大飞机的重要讲话,坚定了信心,为我们明确了奋斗的目标和方向。

  设计研发中心要把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商飞公司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殷切期望转化为“一定要把大飞机搞上去”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将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推进型号研制和公司发展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一切围绕型号,一切为了型号,一切服务型号,坚持“四个长期”,发扬钉钉子精神,力排万难,坚决打赢ARJ21新支线飞机取证交付、C919大型客机工程发展和能力平台建设攻坚战,取得未来机型前期项目论证和预先研究的重大突破。同时,我们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战略,加快推进COMAC管理体系、民机产业体系和民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心无旁骛民机路,生逢其时中国梦。作为中国商飞公司的设计研发中心,我们要始终牢记使命,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形成我们的独立自主能力、研制能力、生产能力”的指示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技术抓总,强化关键技术攻关,自主掌握现代先进民用飞机的总体设计、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打造民用飞机设计研制的核心能力,为实现“大飞机梦”、建设国际一流航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作出更大的历史性贡献!

(责任编辑:缪杰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