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档案
王明玺,72岁,辽宁大连人。1952年,为支援首都建设他从吉林长春来到北京第二机床厂,在钳工的岗位上干了一辈子,退休前是八级钳工。
王明玺老人爱好收藏自行车,藏品中有新中国各个时期生产的自行车,“飞鸽”、“永久”、“双喜”、“红旗”、“凤凰”……现在他已收藏了近200辆。
老王出身机工世家,从小就对机械着迷。
1954年,他用积攒了大半年的钱,在北京百货大楼买了辆自行车,这辆车他骑了20多年,也是他收藏的第一辆。老王说,“咱是钳工,能把自行车拾掇得条紧轴灵,锃光瓦亮,骑着就神气。”他把拆装自行车当作提高自己技术的手段,自行车越收藏越多,修理机械的技术水平也快速提高。
退休后,王明玺最大的愿望是办一个自行车博物馆,为此他尽力收集自行车。从一开始的技术兴趣,到后来对自行车的痴迷,以至成为自行车制造技术、自行车收藏的名家。从老车再到现在满大街跑着的各种别致的新车,变化实在太大。在王明玺老人看来,这些车反映了我国自行车产业乃至轻工业发展的历程,折射出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着实是个见证哩!”

王明玺收藏的部分国产自行车(从左至右):1953年天津生产的“飞鸽牌”自行车、1958年上海生产的“凤凰”牌自行车、1958年天津生产的“红旗”牌自行车(车标部分)。
背景链接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车生产得到高速持续的发展,先后实现了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三个世界第一。
1949年我国自行车产量为1.55万辆,品种只有28英寸和26英寸两种规格。经过多次技术改造、生产重组与建设新厂,尤其到改革开放以后的引进外资,吸收先进管理技术,形成了原材料、零部件专业化和整车配套的完整生产体系,生产能力与水平明显提高,产量大大增加。1958年产量为100万辆;1968年产量达到200万辆;1979年产量突破1000万辆,居世界第一;1985年产量突破3000万辆;1987年产量突破4000万辆;2006年产量达6000多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