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2007年05月28日 10:20   来源:经济日报   
    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4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2004年“一号文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5年“一号文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6年“一号文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7年“一号文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记者手记

    细读老刘家的账本,生活中的变化给记者的印象很深刻。

    第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

    刘元九家的变化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82年到1986年,他们生活的主要追求就是吃上白面馒头,1985年,刘元九家实现了这个愿望;第二阶段,1987年到1996年,开始改善住行条件,建新房、买摩托车就是例证;第三阶段,1997年到2004年,改善生产条件、降低劳动强度,过去每年要花100多天用手推车人工运葡萄,用肩膀挑水浇葡萄,现在用上了三轮车和抽水机,劳动强度降下来了,生产效率也提上去了;第四阶段,2004年至今,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比如准备和参加工作的儿子一起买商品房,在饮食上讲究营养搭配。

    第二,消费结构的变化。一些新的消费项目不断出现,例如通讯、保险、文化、旅游等,并且消费额度呈持续增长态势,基本食品消费保持稳定。

    第三,体现了政府帮助农民致富的不懈努力。第一阶段后期老刘增收很快,得益于政府调整种植结构,把适宜种水果的山地由种粮改为种植葡萄;第二阶段老刘收入的增加,是政府开始主导举办“大泽山葡萄节”,解决了“卖难”问题;第三阶段,政府通过大力发展品牌农业、观光农业,把大泽山葡萄的品牌给打响了,市场覆盖面大了,解决了“卖贱”的问题;第四阶段政府通过鼓励发展龙头企业,60%以上的葡萄被收购到企业去加工,初步建起了现代农业的框架,稳定了葡萄的市场价格,保护了农民的经济利益。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