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中国"军中狙神"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图解中国"军中狙神"

2008年01月19日 11: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南京军区”飞龙“特战大队三级士官——何祥美,人称“军中狙神”!

    2007年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视察”飞龙“特战时曾单独与何祥美合影,显示此人非同一般!

    大家一直猜测此人为何方人物?今天官方新闻和CCTV同时曝光了何祥美的真容。
 
   “军中狙神”何祥美

    未来作战,狙击手仍有一席之地,有着不可替代的职责和使命。南京军区某部就有这样一位优秀的狙击手,他叫何祥美。

    目睹他百步穿杨绝技的人,无不钦佩地称他为“枪王”。三年来,他接受上级考核八百多次,成绩次次优秀。外军训练用的八十米头靶,他在二百米处射击,首发便能准确命中人中、眉心等要害。

    这是何祥美“战场”上的两个镜头——

    视屏上,身着迷彩装的何祥美,机敏地跳跃、穿梭,并进行伪装,顺利地射过敌军空中侦察、红外扫描。敌军派出的侦察小分队反复扒梳,也没有发现他的踪迹。连注视他的后方的导演部也不知他的去向。可就在敌侦察小分队撤离时,在他们站立的地方,何祥美突然从枯叶中爬出来。他瞄着身,迅速判定方位,一溜身又不见了……几分钟后,传来“敌首”被一枪击毙的消息。

    考核前两分钟,视察的上将抽点了何祥美。天空中刮起了夹杂着细沙的骤风,六百米外的半身靶若隐若现。何祥美抬头仔细观察天候条件,做了一次深呼吸,自信地将瞄准点调整至靶心两米开外。“砰”的一声枪响,子弹穿过靶心……听了教员的介绍,上将兴奋了:“神了,不愧是枪王。”

    训练中,何祥美总是第一个端枪,最后一个放枪。无依托据枪,是狙击训练最苦最难的课目,狙击手的肘部都磨破了,血水、汗水和迷彩服粘在一起,脱衣时钻心的痛。身边战友陆续戴上了护肘,何祥美不愿戴。他说,戴上护肘,总觉得据枪动作不真切了,怕会影响射击感觉。 

    狙击手因射程远,对射击环境格外敏感,稍有变化便要调整瞄准点,俗称“修风”。这也是狙击手达到“人枪合一”境界的必经之路。为迈过这道坎,何祥美把毫无规律可循的数千个射击参数,牢牢“烙”在脑海里,在实践中用心体味揣摩。如今,射程随你定、目标可大小,何祥美抬头一瞟,几秒钟内便能判定风向、风速,目测距离和高低角,得出正确的修正值。其结果多次与测量仪比对,误差接近于零。

    身高一点六九米、体重八十公斤的何祥美,身体条件并不优越,但他善于琢磨、扬长避短。过去,他转体出枪快速射击,速度比别人稍慢。几经琢磨,他先甩头捕捉目标再转体,射击速度更快了。这一经验在所在部队得以推广。

    把自己当对手,在一招一式中积淀、寂寞厮杀中突击,何祥美一步步向优秀狙击手目标逼近。这几年,他先后参加了跳伞、机降、潜水、动力三角翼、枪械等集训,在各种“战场”上摔打历练。第一次跳伞便遇到险情,他冷静应对,成功把两根压住伞衣的伞绳张开;动力三角翼集训时,他啃下英文版说明书,成为第一个单飞的学员;敢于挑战极限的他,稍加训练便潜水至十二米以下。
 
    当时一起参加狙击手集训的战友,有的放弃了,有的被淘汰,可何祥美却成为下届集训队的教员;上海合作组织峰会、APEC安全保卫警戒等三十多次重大任务,他次次入选,表现上佳,并多次被指定为一号狙击手。

    何祥美说,做一个狙击手是他入伍之初最大的理想,从第一眼见到狙击枪,他就再也离不开它了。(胡伟  陈云)
健康地带
网友评论
目前已经有条评论
重写留言
 热点新闻评论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商务进行时
24小时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