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梦・对话榜样——聆听身边雷锋故事,传承青春奋斗力量”案例分享活动举办

2025-06-12 11:37 来源:雷锋杂志

2025年6月10日下午,由共青团北京市海淀区委员会、北京市海淀惠泽社会工作事务所、《雷锋》杂志公共事业服务中心以及海淀镇柳浪家园社区青年汇联合主办,中国农业大学支持的“匠心筑梦・对话榜样——聆听身边雷锋故事,传承青春奋斗力量”案例分享活动在中国农业大学顺利举行。此次活动旨在弘扬雷锋精神,引导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他们的奋斗热情与社会责任感,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活动吸引了众多青年学子参与,现场气氛热烈。活动由柳浪家园社区青年汇社工赵伟主持,《雷锋》杂志公共服务中心主任李磊作为授课讲师深入解读了雷锋精神的内涵与学雷锋政策文件,强调了《雷锋》杂志作为中央宣传部直属单位人民出版社主管的中央级刊物,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方面的重要作用。李磊老师还分享了“身边雷锋”系列公益活动的丰硕成果,包括活动覆盖全国上百个城市,挖掘了五百余份基层一线典型案例,相关报道全网阅读量突破1亿次,相关话题长期位居正能量榜单前列。活动创新形成的“基层推选-媒体传播-实践行动”工作闭环,培育出“雷锋反诈、雷锋助残、雷锋助学”等公共服务品牌项目,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公共服务模式。

在案例分享环节,李磊老师深情讲述了杨向东、周卫兵、杨承岐、杨耀先、曾荣贵、林敏、刘富才、徐骏亮等多位“身边雷锋”的动人故事。杨向东,虽身患多重一级残疾,却用爱心为聋人群体点亮希望,用行动诠释责任与坚韧;周卫兵,扎根辅警岗位24载,走访7000余户,办实事2.1万件,用奉献守护辖区平安;杨承岐,左下肢瘫痪却信念如磐,拄拐走遍千家万户,义诊惠及上万人次,以“医者仁心”书写奉献华章。这些“身边雷锋”的事迹,不仅展现了雷锋精神的现实意义,也成为了激励广大青年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与使命担当。

在互动交流环节,青年学子们围绕雷锋精神传承、志愿服务开展、基层社会治理等话题踊跃提问,与老师们深入探讨。其间,李磊老师发出建设“身边雷锋”志愿服务队倡议,并为志愿者代表颁发雷锋胸章,进一步激发了青年学子的参与热情和责任感。

此次活动不仅为青年学子搭建了与“身边雷锋”对话的桥梁,让他们近距离感受到“身边雷锋”的风采,汲取了奋斗力量,还为未来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通过此次活动,中国农业大学进一步弘扬了雷锋精神,推动了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发展,为新时代青年树立了榜样,激励他们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活动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践。通过聆听榜样、学习典型、践行雷锋精神,青年学子在思想上受到洗礼,在行动上得到激励,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张雪)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教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匠心筑梦・对话榜样——聆听身边雷锋故事,传承青春奋斗力量”案例分享活动举办

2025年06月12日 11:37   来源:雷锋杂志   

2025年6月10日下午,由共青团北京市海淀区委员会、北京市海淀惠泽社会工作事务所、《雷锋》杂志公共事业服务中心以及海淀镇柳浪家园社区青年汇联合主办,中国农业大学支持的“匠心筑梦・对话榜样——聆听身边雷锋故事,传承青春奋斗力量”案例分享活动在中国农业大学顺利举行。此次活动旨在弘扬雷锋精神,引导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他们的奋斗热情与社会责任感,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活动吸引了众多青年学子参与,现场气氛热烈。活动由柳浪家园社区青年汇社工赵伟主持,《雷锋》杂志公共服务中心主任李磊作为授课讲师深入解读了雷锋精神的内涵与学雷锋政策文件,强调了《雷锋》杂志作为中央宣传部直属单位人民出版社主管的中央级刊物,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方面的重要作用。李磊老师还分享了“身边雷锋”系列公益活动的丰硕成果,包括活动覆盖全国上百个城市,挖掘了五百余份基层一线典型案例,相关报道全网阅读量突破1亿次,相关话题长期位居正能量榜单前列。活动创新形成的“基层推选-媒体传播-实践行动”工作闭环,培育出“雷锋反诈、雷锋助残、雷锋助学”等公共服务品牌项目,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公共服务模式。

在案例分享环节,李磊老师深情讲述了杨向东、周卫兵、杨承岐、杨耀先、曾荣贵、林敏、刘富才、徐骏亮等多位“身边雷锋”的动人故事。杨向东,虽身患多重一级残疾,却用爱心为聋人群体点亮希望,用行动诠释责任与坚韧;周卫兵,扎根辅警岗位24载,走访7000余户,办实事2.1万件,用奉献守护辖区平安;杨承岐,左下肢瘫痪却信念如磐,拄拐走遍千家万户,义诊惠及上万人次,以“医者仁心”书写奉献华章。这些“身边雷锋”的事迹,不仅展现了雷锋精神的现实意义,也成为了激励广大青年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与使命担当。

在互动交流环节,青年学子们围绕雷锋精神传承、志愿服务开展、基层社会治理等话题踊跃提问,与老师们深入探讨。其间,李磊老师发出建设“身边雷锋”志愿服务队倡议,并为志愿者代表颁发雷锋胸章,进一步激发了青年学子的参与热情和责任感。

此次活动不仅为青年学子搭建了与“身边雷锋”对话的桥梁,让他们近距离感受到“身边雷锋”的风采,汲取了奋斗力量,还为未来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通过此次活动,中国农业大学进一步弘扬了雷锋精神,推动了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发展,为新时代青年树立了榜样,激励他们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活动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践。通过聆听榜样、学习典型、践行雷锋精神,青年学子在思想上受到洗礼,在行动上得到激励,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张雪)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