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教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清北毕业生留京率下降 北京需要"抢人"吗?

2021年01月11日 07:38   来源:成都商报   

  从教育到医疗,从产业到企业,从经济到文化,北京的优势依然明显,留京率下降需要理性看待。

  “当清北毕业生也不再选择‘北漂’,北京怎么才能留住人?”近日,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为代表的名校毕业生留京率下跌,引发关注。有报道说,北京聚集着我国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最多的就业机会。“985工程”高校北京有八所,“211工程”高校有26所位居此地,毕业后继续留在北京是许多年轻人自然而然的选择。但数据显示,名校培养出来的一些人才,却不再愿意“北漂”。

  从媒体梳理的数据来看,北京大学2019年仅有16.07%的本科毕业生选择留在北京,而在2013年,这个数字高达71.79%。清华大学的数据整体也呈现下降趋势,2013年清华本科生留京率为30.7%,到2020年已经下降近10个百分点,仅有21.9%的毕业生留在北京。2018年清华本科毕业生留京率最低,只有17.3%。对于清北毕业生留京率下降的现象,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北京经济体量大、薪酬水平高,据相关报告显示,在13个被调研的行业中,北京有8个行业的薪酬位居所有城市之首。清北毕业生之外,北京其他优秀大学的毕业生,因为择业选择权或离家距离等因素,留京意愿依然很强,而不少外地人才,挤破脑袋想要流入北京,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如果仅从清北毕业生留京率下降来断言北京的人才吸引力下降,说服力其实有限。

  清北毕业生留京率下降,反映的真正问题是随着择业选择权扩大,面对更多好选择所带来的选择烦恼,以及出现的选择分歧。之前,一流高校毕业生选择出国的比例较高,如今,出国深造也许依然是选择之一,但其他选项显然更多了。同理,如果国内城市只有北京一个高地,顶端高校毕业生当然都会去北京,但现在的情况显然不是,城市差距在缩小,年轻人的选择更多,这并非坏事而是好事。

  选择太多,对当事人而言也许是烦恼,但在外人眼中实则是一种幸福。比如,是选择月薪不过万但有北京户口的工作,还是其他城市的高薪工作?这种烦恼也许只有清北学生才有,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选择,再正常不过。考虑到北京的户口、北京的房价、北京的拥挤、北京的气候,留在北京显然不是只有好处。这些年,清北毕业生到街道办当公务员之类的新闻,每每引发争议,殊不知,对当事人而言,可能是权衡过后的更好选择。

  如果认为毕业后继续留在北京,是许多年轻人“自然而然”的选择,那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为代表的名校毕业生留京率下跌,确乎是个问题;但是,如果没有这个“自然而然”的偏见,更应该看到清北不只是北京的清北,本来就应该是为全国培养人才。

  有人对比了北京与珠三角、长三角的相关落户政策和人才引进手段,或许是想发出北京应该开始“抢人”或者“留人”的建议。这个话题当然可以讨论,再厉害的城市也不会嫌人才多,也会想方设法留住更多人才。只不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政策语境下,也要避免滋生那种“生怕好了别人”的思维。

  某种意义上,凡是人满为患的地方,恐怕都不是“抢”来的。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人们选择一个城市,是因为那里有良好的工作机会,有适宜的生活环境,有未来的发展空间。从教育到医疗,从产业到企业,从经济到文化,北京的优势依然明显,清北毕业生留京率下降因此需要理性看待。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舒圣祥

(责任编辑: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