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地动仪之争,科学探索永远在路上

2018年10月11日 08:20   来源:工人日报   毛建国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2017年投入使用的统编本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关于张衡和候风地动仪的内容被删除,“那个被印在教材上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由王振铎复原的地动仪模型,开始淡出当代青少年的视野”。人教社明确回应,张衡及地动仪内容并未从统编版教材中消失,只是教材编排上做了调整。

  说到古代科学,张衡地动仪是一项必提内容,在几代中国学生的历史课本中,都能看见关于张衡以及候风地动仪的描述和模型图片。然而近年来,有关教材中张衡地动仪的科学性问题,一直受到质疑。

  教材中的张衡地动仪图片,是20世纪50年代的古代科技史学家王振铎根据古籍复原得出的。关于张衡地动仪,历史记载很少,还原很难。也因为难,后人的复原可能并不符合历史事实。无论是科学本身还是对科学的认识,都存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如果有新的发现,还原成更接近历史真实的张衡地动仪,当然是一件好事。

  据称,为复原出更具科学性、更接近史籍记载的候风地动仪,早在2003年,中国科学院教授冯锐就重启了“张衡地动仪”探索证明之路。而其依据,是在《后汉书·张衡列传》中找到的196个字的记载,后来又在《续汉书》《后汉纪》等七部典籍中找到了相关记载,最终由196个字扩展为238个字。或许冯锐复原出了更有科学逻辑、更为符合史料记载的地动仪模型,但也只是一家之言。

  相对于前人,今天的科技水平已经大大进步了。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一定能够理解前人和他们的发明创造。科学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有时甚至是一个不断纠错的过程。对张衡地动仪的认识也是一样。谁也不敢肯定,现在复原出的地动仪模型一定是当年张衡做出的那个,冯锐自己也说这仅算“我们在当前这个时代对张衡的理解”。

  如此背景下,也不能说“教材中的张衡地动仪”没有意义。于张衡地动仪而言,我们可能还没有真正理解;于后人的修复而言,也应该记住这一路的跋涉。

  对于科学,我们总喜欢寻找一些成功的例子,其实在科学领域,大量存在的是不成功。甚至有人穷其一生,只是证明了“此路不通”。但没能成功的努力依然有其意义。

  今天普及科学常识、提升科学素养,就要正视这个规律,我们不仅需要大量介绍成功的案例,也可以介绍大量不成功的案例。就像张衡地动仪,完全可以把最新研究成果写进去,把曾经的探索与还原也写进去,这不是“二选一”,而是可以并列。让学生知道争论、看到曲折,不是坏事。

  在科学上,有时是找不到标准答案的,教材上的“张衡地动仪”也不必追求标准答案。在介绍张衡和他发明的地动仪的同时,不妨把后人在还原张衡地动仪上的努力与争议讲出来——让学生知道科学之路的不易,挺好。

(责任编辑:单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