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国第9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完成任务顺利返沪 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

2018年09月27日 14:22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9月26日消息(记者刘飞)今天(26日),中国第9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完成考察任务返回上海,本次考察历时69天。自然资源部表示,本次任务实施了88个海洋综合站位和10个冰站的考察,冰站数量、冰基浮标以及锚碇观测平台的布放量都是历次北极考察之最,并首次成功布放我国自主研发的“无人冰站”等无人值守观测装备。

  中国第9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船,总航程超过1.25万海里,最北航行至84.8°N。据介绍,考察队先后在白令海、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北冰洋中心区域等海域开展了基础环境、海底地形、生态、渔业、海冰和航道等综合调查,首次成功布放我国自主研发的“无人冰站”、水下滑翔机、爬升式海洋剖面浮标等无人值守观测装备。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表示,这使我国的北冰洋考察从夏季延续到了冬季。

  杨惠根介绍,“无人冰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项新的观测技术。海冰是目前北极受关注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和环境问题。“无人冰站”的工作包括从海冰的边界层、内部以及海冰形成的上层海洋进行同步监测。这是和世界并跑的一项技术。此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回到国内,“无人冰站”可以继续和北极的海冰一起漂流并监测海冰的生长等。

  此次考察,实施了为期32天的走航海冰观测,认识到北极中央航道区域冰情具有较大的年际变化。中国第9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首席科学家助理陈红霞表示,海冰依然是制约航道利用的主要因素。

  “从‘雪龙’号船一路调查的航线来看,特别是进入冰区以后,冰情比往年偏重,大约是近12年来第三重的一次冰情。这也给航次的任务安排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陈红霞说。

  本月10日,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下水。杨惠根也介绍,预计明年下半年将进行“雪龙2”号破冰能力的相关试验。

(责任编辑:单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