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新闻眼丨一场非同寻常的视频峰会 习近平提出这些重要主张

2022年03月09日 14:51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欧洲大陆重燃战火,乌克兰局势令人担忧。关键时刻,中国、法国、德国三个大国的领导人在3月8日举行视频峰会,重点是谋和平、求发展、促合作。

  在这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针对乌克兰局势鲜明提出中方主张,表明中方态度,既谈当务之急,又谋长远之策,展现大国担当。《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第三次视频峰会 聚焦乌克兰局势

  今年1月17日,习近平在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时说,“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场变局不限于一时一事、一国一域,而是深刻而宏阔的时代之变。”

  近期,乌克兰局势急剧变化,欧洲正面临二战以来最严重危机。冲突发生以来,中方根据乌克兰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中方立场,并发挥建设性作用。

  △北京,人民大会堂。(总台央视记者石丞拍摄)

  冲突发生第二天,习近平主席应约同普京总统通话时,就提出愿看到俄乌双方尽早和谈。普京总统也作出积极回应。

  冲突已经持续两周,局势仍然不容乐观。3月8日,上午刚刚在人民大会堂出席全国人大会议的习近平,下午又来到这里,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举行视频峰会。

  △视频峰会开始前的会场。(总台央视记者石丞拍摄)

  这是疫情发生以来中法德领导人第三次视频峰会。去年4月16日和7月5日,习近平主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时任总理默克尔举行视频峰会,就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中欧关系发展、抗疫合作、非洲议题等深入交换意见。

  △视频峰会现场摆放的中法德三国国旗。(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

  去年12月8日,朔尔茨就任德国总理。这次视频峰会是他就任以来中德领导人首次隔屏相见。上次视频峰会以来,习近平曾两次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在上月16日的通话中,两国领导人就谈到了当时已趋紧张的乌克兰局势。

  视频峰会上,习近平强调“四个都应该”

  在3月8日的视频峰会上,马克龙、朔尔茨介绍了对当前乌克兰局势的看法和立场。习近平鲜明提出了中方主张——“四个都应该”。

  “四个都应该”,鲜明体现了中国客观公正的态度和一以贯之的立场。

  2月25日下午,习近平在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时就指出,中方关于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基本立场是一贯的。

  关于合理安全关切,习近平在上次与普京总统通电话和这次视频峰会上都强调,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中国的鲜明态度是,一国的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地区安全更不能以强化甚至扩张军事集团来保障。

  关于和平解决危机,早在2月16日与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时,习近平就强调,有关各方应该坚持政治解决的大方向,充分利用包括诺曼底机制在内的多边平台,通过对话协商寻求乌克兰问题的全面解决。

  从当务之急,到长远之策

  就在这次视频峰会的前一天晚上,俄乌结束第三轮谈判。俄方表示谈判未取得预期效果,乌方也表示谈判没有取得实质性结果。

  习近平在视频峰会上指出,当务之急是避免紧张局势升级,甚至失控。他强调,我们要共同支持俄乌和谈,推动双方维护谈判势头,克服困难谈下去,谈出结果、谈出和平。马克龙、朔尔茨也表示,法德支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给和平一个机会。

  △2022年3月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出席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图/视觉中国)

  劝和促谈是当务之急,要防止出现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是另一个焦点问题。中方提出了关于乌克兰人道主义局势的六点倡议。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呼吁保持最大限度克制,防止出现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中方愿向乌克兰进一步提供人道主义物资援助。法德领导人表示,感谢中方提出人道主义局势倡议。

  物价暴涨、航班绕行、工厂停产……西方对俄罗斯发起的制裁,正在给一些国家的经济和民生带来严重困难。中国一直认为,制裁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有效途径,只会进一步加剧分裂和对抗。

  △2021年12月8日,德国新任总理朔尔茨在德国联邦议院宣誓就职。(图/视觉中国)

  在这次视频峰会上,习近平指出,我们要一起努力减少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关制裁对全球金融、能源、交通、供应链稳定都会造成冲击,拖累疫情下负重前行的世界经济,对各方都不利。

  与一些人动辄挥舞制裁大棒、使局势更为恶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习近平在思考着长治久安的长远之策。在视频峰会上,他提出,中方支持法德两国从欧洲自身利益出发,为欧洲持久安全着想,坚持战略自主,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框架。

  “牢牢把稳中欧关系前进航向”

  前不久,习近平在出席今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时,打了这样一个比喻:“在全球性危机的惊涛骇浪里,各国不是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小船经不起风浪,巨舰才能顶住惊涛骇浪。”

  全球性挑战,呼唤全球性合作。在3月8日的视频峰会上,习近平指出,中欧在谋和平、求发展、促合作方面有很多共同语言。我们要拿出担当,为动荡变化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2022年2月,中欧班列(齐鲁号)中国青岛—德国曼海姆首班双向开行。(图/视觉中国)

  在前两次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上,“牢牢把稳中欧关系前进航向”是重要共识。今年上半年,法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今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推动中法、中德、中欧关系行稳致远,是人心之所向、时势之所需。

  在这次视频峰会上,习近平强调,双方要加强对话,坚持合作,要持续深化绿色、数字伙伴关系和各领域务实合作,要继续坚持多边主义,推进重大全球性议程。

  马克龙、朔尔茨表示,当今世界面临诸多挑战,单打独斗,只会使形势恶化。欧方重视中国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的重要和积极作用,愿同中方紧密合作,共同努力解决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重大全球性挑战。

  △法国波尔多葡萄酒是首批在中国受保护的欧盟100种地理标志产品之一。这是庄园采摘现场。(图/视觉中国)

  习近平在这次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上提出主张、表明态度、谋划长远,展现了中国作为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的大国担当。

  我们要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

  监制丨申勇

  主笔丨龚雪辉 郁振一

  视觉丨陈括 张晶 齐欢

  编辑丨刘冲

(责任编辑:苗苏)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视频炫富是抢流量的花招    2021年03月03日
  • ·“视频直播家乡年” 活动上线啦    2021年01月22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