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娅:在西部最好的房子最优美的环境是学校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陈小娅:在西部最好的房子最优美的环境是学校

2007年11月30日 15:36   来源:新华网   

 

    2007年11月30日13时30分,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等有关负责人将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实施‘两基’攻坚,推进西部教育”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图为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做客中国政府网。中国政府网张泳摄

    国家投入100亿元用于中部地区农村校舍改造

    应该说经过几年的“两基”攻坚,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西部地区的艰辛努力下,西部教育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部教育的状况有了明显的改观。但是整体上来说,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由于教育基础和水平上的差异,可以说西部教育整体上的水平还是低于中部,这几年的攻坚和建设中,西部学校建设的起点比较高,资金投入量比较大,所以西部一部分地区的学校办学条件看起来比中部要改善的多,中部地区农村广大人民群众在上世纪开始的普九中付出了大量努力,但中部地区教育的条件有些地方比较困难,现在看起来比西部地区要差。

    所以国务院从今年开始又实施了一项很大的决策,就是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国家投入100亿,主要是用在中部地区农村的校舍改造,主要是解决学生的生活条件,比如宿舍、食堂和必要的教学设施。我想这项工程实施起来,对改善中部地区目前办学条件比较薄弱的状况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是继西部“两基”攻坚之后,中央出台的又一项改进农村教育,尤其是改善中部地区农村教育的政策,我们已经着手在做这项工作。

    还有两个事情对中部地区是受惠的,一个是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就是对学校的厕所和水进行改造,主要省份也是中部地区。另一个就是对农村义务教育建立了保障机制,对中部的243个县实行西部大开发的待遇,这次完善政策的时候,在这243个县里,中央承担的比例扩大。

    “特岗计划”解决“两基”攻坚地区教师紧缺问题

    问题提得很好。因为在西部攻坚中,解决了学生进得来,即学校的建设问题以后,又实施“两免一补”减轻学生家庭负担,解决了学生留得住的问题。进得来和留得住的问题解决后,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设置接受合格的义务教育问题就显得更加重要。

    一方面,我们通过远程教育,把优质的教育资源输送到这些地区,覆盖到这些地区,但对教育来说,关键是教师。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教师稀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另外这些地方比较困难,教师又“下不去”。所以为了解决好教师的问题,从2006年起,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和中央编办四部门设立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主要就是为了解决“两基”攻坚地区教师紧缺,合格教师不多、教师下不去的问题。

    另外,“特岗计划”特别有助于农村教师的补充,因为农村教师一方面下不去,一方面他还是吃皇粮的,可能还有很多不合格的人容易进来,所以我们创设这么一个计划,招收当年的大专院校应届毕业生,主要是到这410个攻坚县的义务教育学校任教。当时我们设计,他要任教三年,在这三年期间,为了支持这些地方的教师队伍建设,特岗教师的工资是由中央财政负担,三年以后,只要自己愿意,逐步转为当地的教师,这就是特岗教师,没有什么优厚待遇。通过这个,主要是想让一批大专院校的毕业生,让一批年轻的老师能够下到基层、下到困难的地方。

    实施两年来,应该说效果还是不错的。两年来,我们一共招聘了3.2万余名特岗教师,分布到中西部地区13个省区的395个县的4000多所农村中小学。尽管不多,但这些农村学校里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因为非常困难的农村学校,有时候即使有教师都是年纪比较大的教师,所以农村有一句话叫“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中学,哥哥姐姐教高中”。这又是解决当前攻坚县教师紧张的问题,也是农村教师补充创新机制的探索,效果总的来说还是非常好的。

    现在大学生就业相对来说还不是特别容易。大学生进入特岗计划后,首先岗位有了,另外就是中央财政保证他的工资。而且大部分地区,因为有了三年的经历,他愿意的话,就可以转到正常的教师岗位,所以对大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坦率地说,因为这些地方还是很艰苦,目前招的还很有限。在招聘过程当中也坚持一个标准,总体上教师的质量还是不错的。

    教师周转房是西部农村地区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农村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教育的水平,非常重要。农村教师,特别是西部的农村教师,他们所处的学校条件比较艰苦,面临着很多困难,所以我们非常关注这些问题。刚才说的特岗,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另外,西部地区的教师目前还面临不少问题,比如住房问题、津贴问题等,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现在比较突出的就是要很好的解决西部地区教师周转住房的问题。

    7600多所新建学校里面,有600多所是在高海拔地区,还有400多所是在边境和海岛上地区,很多教师不一定在这些地方安家,但是他要在这个地方工作,而且还有大量的特岗教师和大学生志愿者,还有很多城镇教师去支援农村,他们都需要住宿,因此农村学校周转住房问题现在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各级政府都在想办法。

    目前,很多地区因为有了新的学生宿舍之后,旧的学生宿舍就成为教师的住房,所以到很多地方去看,教师住的条件不如学生。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边远地区教师的津补贴问题还没有普遍实现,或者说力度还不够,这个问题各级政府也非常重视,有些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按照不同的边远程度或者困难程度给予一定的津贴。我们也充分的反映了这个问题,国家在下一步的工资制度和津贴制度总体考虑中,也正在考虑这个问题。

    教育部: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两基”攻坚成果

    在“两基”攻坚一开始我们就考虑到,“两基”攻坚实现之后如何防止成果反弹。尽管现在按照目标如期完成“两基”任务,但下一步能不能巩固住,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对此,我们进行非常认真的研究,下一步要采取一系列的重要措施。

    这些措施概括讲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继续加大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统筹力度。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负统筹实施的责任,这也是农村义务教育体制的规定,为义务教育学校创造和提供一个好的条件和环境。第二,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我们平时讲办好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我们同样也可以讲,要把学生留得住,教师是关键。因此,孩子们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教师是至关重要的,下一步关键是提高教学的实际能力和业务水平。第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确保孩子们在学校里能够学得好,防止因为厌学而辍学。

    “两基”攻坚目标实现之后,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顺利实施之后,过去因贫失学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下一步很大的问题是由于厌学而辍学。因此,怎么防止孩子们进来之后不再辍学,要在教育教学改革上下工夫,让孩子们学得好就必须教得好,让他们有兴趣留在学校完成学业。

(责任编辑: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