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11月30日13时30分,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等有关负责人将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实施‘两基’攻坚,推进西部教育”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图为访谈嘉宾参观中国政府网。中国政府网张泳摄
西部"两基"攻坚就是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概括起来说,对西部“两基”攻坚中最大的困难,首先是要解决孩子进得来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攻坚任务中必须满足新增的学生就学的需要,当时测算,至少要新增150万的学生就学。另外,这些地方特别困难,所以大部分学生需要寄宿,所以还要进一步满足寄宿学生的需要,首先要解决学生进得来的问题,必要时提供一定的生活条件。
第二个攻坚的难度就是进得来以后,还要留得住。为什么呢?这些地区都是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的地区,学生家庭很困难,当地财政也很困难,孩子们的生活也很困难。所以进学校以后要留得住,还得吃饭、住宿、生活,然后为他们创造好的学习条件。那些地方的教师也有限,不能都去,所以我们通过远程教育满足。攻坚就是让他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因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少数民族地区比较集中,比如还有一些观念的问题,家长还有一个认可。
攻坚以后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巩固的问题,再有就是提高的问题。举全国之力,政府下了很大的决心完成了这个任务,但是巩固的任务还相当重,所以下一步任务还很重要。另外就是逐步提高,我们要对最困难的42个县完成普及要求,按要求,他们要在2010年前完成,所以还要加大投入进行保证。
教育部:严格检查和验收攻坚县是否完成“两基”目标
攻坚县的范围,就是到2002年底还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方,当时是410个,其中372个是县,还包括38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团场,我们简称是410个攻坚县。怎么来检验“两基”呢?国家教育督导团有一套检验标准和程序。
关于攻坚县是否完成了“两基”目标,我们有严格的程序,首先有一套全面的标准和指标。具体讲,一个县是否实现了“两基”有6个方面的指标,具体指标有30几个。六方面指标主要是:第一,普及程度。也就是小学和初中生是否基本上能够进入到学校接受教育。第二,扫除青壮年文盲是不是降到5%以下。同时看校舍状况,校舍是否满足教育需求。第三,关于教育教学的设施、设备是否够用。第四,教育经费的投入状况、投入水平,第五,教师的状况,教师的学历水平到底怎么样。第六,教育教学质量。关于“两基”是否达标有六大方面30几个指标。
第二,我们有一套严格的检查和验收程序。这个程序简单讲,主要是五个环节。1.各个县要进行自查,按照国家规定的指标和标准进行自查。2.自查结束以后,觉得这个县已经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它开始申报。3.根据申报的情况,省级人民政府组织省级督学到这个县进行实地检查和验收。4.省政府验收结束以后,要把验收结果报给国家教育督导团,国家教育督导团组织国家督学进行检查。5.由教育部最后认定,在媒体上向全社会公布。
西部地区"两基"指标实现人口覆盖率达85%以上的目标
我想广大网友很关心“两基”,我们感到特别高兴。“两基”在教育界是众所周知的,因为它确实有点专业化。“两基”主要是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从2004年开始,到2007年,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精力完成西部地区的“两基”任务,就是因为西部地区到2003年时,教育发展水平很低,在2000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时候,西部地区要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出1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人口受教育的年限比全国要低1.3年。
当时的西部地区还有410个县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410个县又是最边远、最贫困的地方,多位于山区半山区,牧区半牧区,少数民族县就有309个,国贫县有215个,边境县有51个的。这些地区又是我们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也十分困难。而且这些地区自然条件和环境也非常艰苦,相当多的地方,我印象大概有7个省区山区半山区的面积占50%以上,有5个省区牧区和山区的面积占70%以上,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人口大部分生活在这些地方,所以这些地方由于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办学成本很高,就学成本很高,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人民群众生活困难,所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非常困难。
西部地区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就意味着在我们国家最难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方实现了“两基”,这也是温家宝总理2004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郑重宣告的,我们要在2007年在这些地区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标志着中国的义务教育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而且在一个人口大国、发展中的国家,在最困难的地方实现义务教育,也给国际上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所以我们说它非常伟大,完成的不容易,也非常重要。
“两基”攻坚目标的任务,国家攻坚计划具体规定是这样的。
第一,在2002年底,还没有实现“两基”的410个县,当时要求有368个必须全面实现“两基”任务。同时对最困难的42个县,也要达到普及六年义务教育的标准。这42个县是最困难的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大概有20个,而且都是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社会发展程度滞后,所以他们在今年底实现普及六年义务教育标准就非常不容易。
到2007年,西部地区整体实现“两基”指标的要求,就是人口覆盖率要达到85%以上,也就是2000年全国的平均水平,但是执行下来,现在已经超额完成任务。
第二,要求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现在各个省都已经完成了任务。
第三,青壮年文盲率要下降到5%以下。
“两基”攻坚中地方政府承担管理学校等责任
“两基”攻坚是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由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和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一起组织实施的,因此,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在中间起了很大的作用。要说地方政府起到的作用,简单说是这样几个。
第一,组织领导。根据国务院的要求,三部委和西部12省市、新疆兵团都签署了责任书,这个责任书里规定了2007年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中央干什么事,省级人民政府干什么事。
第二,地方各级政府都相应承担了它应该承担的那部分投入,中央投入主要是解决主体设施。地方要解决什么问题呢?比如操场、围墙,给提供建设用地,减免建设过程中的收费等等。
第三,关于学校的管理。7651所学校散布在这么长的线,搞的好就是解决了195万孩子的上学问题,搞的不好,学生都在那儿呆着,会有一些安全隐患。所以地方政府在这方面要出台政策,要落实责任,要把学校管好,避免因为孩子过度集中出现饮食卫生等安全方面的事故。
责任书上写的很清楚,如果到了时限没有完成,至少在经费上要考虑,将来分配相应的专项资金时,采用以奖代补的原则,做的好的地方我们给予更多倾斜。
(责任编辑: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