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11月30日13时30分,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等有关负责人将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实施‘两基’攻坚,推进西部教育”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图为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参观中国政府网。中国政府网张泳摄
“两免一补”政策确保西部学生不因贫困辍学
西部的孩子有了学校,可以坐在学校里上课,进一步就是能不能留得住,是不是上两天就走了。对于怎么留得住有一个概括性的话,就是“两免一补”。
第一免是免学杂费,孩子上学不用交学杂费,开始在西部地区只是对贫困学生,从2006年开始,西部地区的所有孩子都免掉,今年全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都免掉,每个学生平均可以达到140—180元钱。
第二免就是免费提供教科书。这块是多少钱呢?小学一年是70块钱,初中是140块钱,每年还会高一点。
第三是补,就是补寄宿生和贫困孩子的生活费。最早一天是1块钱的标准,最近中央又出台政策,提高这个标准,小学一天两块钱,初中一天三块钱,每年按250天计算。这三项措施加在一起构成“两免一补”政策,解决留得住的问题。
每个学生都是有名单的,我们要求各级财政部门、教育部门得做预算,有多少孩子,要多少钱。在预算里申请,发放这些钱的时候一定要登记,要有名单,每个孩子要签字,签字后要在学校里公示,让大家都看得见。
通过加强监督检查等措施保证"两基"攻坚资金专款专用
政府为“两基”攻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远程教育110个亿,两免一补现在是三四百亿,因为还有各方面的投入,综合在一起,这个数还在不断增加。所以怎么保证资金专款专用,发挥最大的效益,也是我们关心的问题。可以分三个层次来说。
第一,完善制度,制定办法。我们对资金专门制定了管理办法,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规定这个钱该怎么用、怎么花,要求从上到下,每一级都按照规范来操作。
第二,公示和公布。我们把寄宿工程也罢,两免一补也罢,总体建设情况要在媒体上公示。到了每个省,每个省要在当地媒体上把建设情况进行公示,到县里也要公示,就是在工地上也要弄一个公示牌,这个工程什么时候开工,什么时候完工,国家投入多少钱,将来能收多少学生。公示就是为了监督。
第三,加强监督检查。各级“两基”攻坚办都要求设立举报电话,不管什么人,发现问题都可以举报。另外,每年都要组织一次大规模的专项检查。比如国家“两基”攻坚办重点要查资金在2000万以上的项目县。通过这些手段保证资金专款专用,保证工程的质量。
现在未达标的42个县最晚到2010年都能完成“两基”
目前还有42个县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这些地区自然条件非常差,教育基础也很差,人民群众的贫困程度深,所以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差,因此要完成“两基”攻坚任务非常难。但是他们规划,都是从2008年到2010年期间,最晚的到2010年也能完成“两基”。对他们的支持,就是对42个县给予更多的关注,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和地方的政府一起,解决他们突出的问题。
(责任编辑: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