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太庙结束最大规模修缮对外开放(组图)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北京太庙结束最大规模修缮对外开放(组图)

2007年06月09日 19:45   来源:新华网   张舵 邱夏

北京太庙(资料图片)

 

 

    2006年8月4日,工人在修缮北京太庙大殿屋顶。当天,有近600年历史的北京太庙大殿区古建开始大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对太庙大殿区进行的最大规模一次修缮,整个工程将投入1500万元资金,历时一年。占地面积约19万平方米的太庙拥有我国现存最完整的、规模最宏大的皇家祭祖建筑群。由于年久失修、雨水侵蚀、虫蛀霉变等因素,太庙现存文物建筑均出现不同程度损害和病害。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太庙最大规模的一次修缮9日竣工。工作人员说,从即日起太庙大殿就可以向社会开放。

    有近600年历史的太庙是紫禁城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已划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保护缓冲区内。明清两代这里一直是皇帝祭祖的地方,1950年改名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并正式对全社会开放。

    由于年久失修、雨水侵蚀、虫蛀霉变等因素,太庙现存文物建筑均出现不同程度损害和病害。北京市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处长王玉伟说:“此次太庙修缮的目的是彻底排除已存在的病情、隐患,使建筑外观效果整洁、统一、合乎规制。”

    整个大修持续将近一年时间,主要是修复了大殿外延五分之一的彩画,并将主体建筑群内10000多平方米的水泥地面换成了传统的城砖地面。“本次修缮工作未对建筑本身做太多保护性处理,只是对屋面进行了一些除草、去灰等工作,说明太庙古建筑群整体保护状况不错。”王玉伟说。

    占地面积约19万平方米的太庙拥有中国现存最完整的、规模最宏大的皇家祭祖建筑群。清朝各代对太庙曾多次修缮,而此次修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2005年有关部门曾经对太庙的消防、避雷、报警设施进行了维修。

    这项工程是北京市2006年确定的“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项目之一,整个工程投入1500万元资金。

健康地带
网友评论
目前已经有条评论
重写留言
 热点新闻评论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商务进行时
24小时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