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识产权(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开通

2009年06月10日 10:23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上海6月10日讯(记者 李治国)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与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是密切相关的。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实现“四个率先”的目标,做好加快自身发展与主动服务全国的要求,努力发挥上海的比较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更好地服务长三角地区、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以及建设“两个中心”的战略任务,努力提高自主创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服务能力。上海知识产权(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于6月9日正式开通,这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也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良好的氛围迎接世博会的举办发挥知识产权服务保障的重要举措。

    上海知识产权(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支撑平台之一,是有效发挥政府的推动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整合资源,构筑全社会共享的公共设施和服务的平台;是促进资源共享,降低科技创新成本,加快成果转化、利用核心扩散,推动人才、技术和资本的有效结合;是吸引和促进创新创业的坚实支撑,是上海城市综合优势的重要体现。上海市知识产权(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不仅对上海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完善上海的投资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将会带动上海乃至于长三角地区形成一个全新的知识产权产业链,推动上海地区的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为上海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助推器。

    上海五大平台分别是:研发公共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科技创业投资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上海知识产权(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于2005年7月由市发改委正式批准建设立项,预算3000余万元,2006年3月正式启动建设,平台建设历时三年多,于2009年1月份开始试运行,并于4月份通过市经济信息化委组织的专项验收。经过试运行的三个月,网站访问量已达14万余人次,用户注册数达到500个。用户对平台的应用功能满意或基本满意度达到90%以上。平台由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主管,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承担平台运行日常维护工作。

    与国内外已有的平台相比,上海知识产权(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先进,主要具有以下特色和优势:一是功能更丰富,综合服务更齐全。除了专利检索和分析功能外,个性化平台可提供企业在线知识产权信息管理和专利申请流程管理,提供基于专利信息的预警功能以及知识产权案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数据库等。二是具有丰富的专利信息数据库和信息资源。专利检索数据库中包含了近80个国家、国际组织和地区的专利文摘数据,总计5000多万条专利文献数据,是现有国内开放最为齐全的专利数据库系统。三是检索手段更多样,处理功能更强大。检索系统除简单检索、表格检索和高级检索外,提供了大量辅助性检索功能,如:IPC(国际专利分类)分类检索、概念检索、企业名称关联检索、中英文双语检索、自动编制关键词等,降低了检索门槛,使对检索技巧不熟悉的用户也可以方便的进行检索。增加专利分类统计检索功能,检索结果可在线统计分析,并可实时形成专题数据库。运行服务启动后,平台将以高质量的专利信息资源建设为基础,打造功能强大的专利检索和知识产权管理系统,为全市企事业单位提供公益性为主的服务。

    平台具有六大功能系统:专利检索与在线分析系统、专题数据库制作管理系统、专利信息定制和预警系统、专利交易与价值评估系统、知识产权综合管理系统、其它延伸服务功能系统。

    平台分非注册用户与注册用户,非注册用户与注册用户都可以免费使用平台。主要的区别在于,非注册用户不能使用个性化的服务内容,检索不能保留历史检索式并且不能建立专题数据库和深加工数据库。

    知识产权信息和服务资源整合是平台应用服务工作的主要手段,整合已有的知识产权(专利信息)数据资源和服务资源,满足社会对知识产权增值性服务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完善平台的功能、发挥平台的作用有以下几个特色:一是整合数据资源。数据是平台的基础,在平台开通以后,可以逐步整合本市有关单位的公共资源,丰富平台的数据范围和质量,完善平台的各项功能;二是共享专题数据库。建立相应的共建共享机制,让更多的单位和社会公众共享这些来自企业产品、开发应用等情况,在平台上建立的个性化专利数据库,是专利信息深层次利用、开发的成果;三是共享相关专利统计数据、分析和专利战略报告。专利分析报告和专利战略报告是专利信息利用的智慧结晶,其投入的人力和财力往往比较大,对行业和产业发展的作用也比较明显,尤其对一些政府设立的项目,避免了项目重复和资源浪费,通过平台达到共享分析成果的目的。

    对老百姓来说,平台降低了知识产权中专利信息的检索门槛,通过平台可以从了解知识产权到学会如何利用知识产权。只需上网就可以方便地使用平台提供的各项功能,平台还提供了一些个性化的服务,只要拨打电话或发短信就能查询专利的法律状态和文摘。但目前短信服务仅开通上海移动用户,联通及其它地区手机用户待服务范围拓展后才能使用此项服务。

    世界上90%以上的新技术信息都会最早在专利文献上得到反映,目前世界上已发布了专利文献达6000多万件,而且每年还以150多万件的速度增加,专利文献是丰富的“知识宝库”,是集技术、经济、法律三位一体的信息载体,它几乎覆盖了所有的技术领域。利用专利文献、发挥专利文献,提高综合国力、科技发展、经济贸易中的作用,已成为各国立国战略的重点。随着上海正在建设“两个中心”以及大型飞机、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核高基”等国家重大专项任务落户上海,神舟七号部分子系统研制任务成功的完成,上海光源工程的基本建成,生物医药、新材料、重大装备制造等领域一批产业关键技术取得的突破,专利文献将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动的实现。

    上海知识产权(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目前主要以专利信息服务为主,包括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知识产权案例、专利交易数据等。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完善支撑概念检索、双语检索、企业代码检索等辅助性功能的数据范围,并希望逐步增加其它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内容和功能,打造完整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责任编辑:郭涛)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