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可以爬山、系围巾,甚至还可以领跑马拉松……人形机器人的“酷炫”操作其实离不开机器人的专有训练。在上海张江有一所特殊的“学校”,学员是一群萌态十足、一板一眼的人形机器人,在“正式上岗”之前,它们要在差异化的场景中集训。这里便是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地中心”)打造的具身智能训练场,已于今年正式投入运营。
根据规划,上海力争在“十四五”时期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打造10家行业一流的机器人头部品牌、100个标杆示范的机器人应用场景、1000亿元机器人关联产业规模。在打造全国首个超5000平方米的虚实融合具身智能训练场方面,国地中心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在国地中心训练场,有的机器人在“衣帽间”练习衣物床品整理,有的在“3C”制造区装配电子零件,还有的正在接受工程师“手把手”训练……国地中心总经理许彬说:“人形机器人行业要突破,不能仅靠企业和创业者单打独斗。国地中心的使命就是面向行业共性和痛点问题,集合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打造赋能平台,服务包括整机、零部件、软件和算法等在内的整条产业链。”
训练现场,一台身高超过180厘米的人形机器人伸出了五指手,准确地抓取桌面上随机摆放的面包,再灵巧地将面包放入旁边的篮子里。其中,43个主动自由度代表了目前人形机器人行业比较顶尖的硬件设计水平。不仅腿脚快,还能躲避障碍,双手也非常灵活,能精准抓取2厘米的小物件,还能使用工具在小米里挑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