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服务带动丰产增收

2025-06-08 06:1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端午过后,雨势停歇,湿度随即下降。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的农垦集团夹沟农场,数台小麦收割机正来回穿梭、有序作业。田垄旁,农机手陶殿瑞不断操作新式收割机,将满仓的小麦倾倒进运载卡车。“更新了新农机,马力更大,1小时就能收割20余亩,效率实现翻番。”在农场工作20余年的陶殿瑞表示,如今不仅能服务本农场,还有余力为周边农户提供收割服务。

  “我们农场面积超1.1万亩,预计本周就能完成所有收割。”现场负责人陆伟说,“正值夏粮抢收关键阶段,我们还发挥自身技术和人力优势,帮助周边农户顺利完成夏收。”

  近年来,夹沟农场积极践行安徽农垦集团“服务客户、服务大户、服务千村万户”的理念,依托“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配套体系,以示范效应提升带动效果,构建从种子优选、农机调度到田间管理的全链条式社会化服务模式。

  夹沟镇农户耿飞回忆,2019年,他返乡创业,流转300亩土地。由于欠缺田间管理经验,作物的产量不高,收益较差。2020年,他正式与夹沟农场合作,接受测土配方施肥和集中学习培训服务,成功实现了增产增收。“截至目前,我已流转了850亩地,小麦亩产近1200斤,增产近四成。”耿飞说。

  “我们搭建了智慧农业监测站,可以实时采集土壤墒情、农作物长势、气象数据等。”社会化服务总技术顾问童士贤介绍,“我们以监测站数据为基础,通过科学分析集成精准种植方案向农户推广,促进周边农户增产增收。”

  夹沟农场党委书记、总经理赵光勇表示,他们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专班,以技术赋能为核心引擎,依托企业平台发展全产业链服务。“预计2年内将服务范围扩展至周边30个乡镇,切实将科技优势转化为助农实效。”

  夹沟农场是安徽农垦集团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缩影。安徽农垦集团依托国有企业在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优势,不断推动资源整合与规模化经营,强化全链条要素保障。同时,创新利益联结共享机制,构建“企业+村集体+职业农民”合作体,探索控制种子、农资等前端投入品,以不高于市场价格统一供应,控制后端产品必须符合订单要求,对托管基地提供农机、农技等托管的“双控一服务”新模式,激发各方积极性。截至今年3月底,集团在省内38个县(市、区)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累计签约服务面积325.6万亩。

  近年来,安徽不断推进社会化服务,加强政策引领,加强装备建设,突出项目支撑,加大财政支持,在主体培育、装备建设、平台建设、机制建设等方面不断提供要素保障,有效助力农业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安徽4300多万亩小麦收获已接近尾声。(经济日报记者 梁 睿 李思隐)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王炬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社会化服务带动丰产增收

2025年06月08日 06:1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 本报记者 梁 睿 李思隐

  端午过后,雨势停歇,湿度随即下降。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的农垦集团夹沟农场,数台小麦收割机正来回穿梭、有序作业。田垄旁,农机手陶殿瑞不断操作新式收割机,将满仓的小麦倾倒进运载卡车。“更新了新农机,马力更大,1小时就能收割20余亩,效率实现翻番。”在农场工作20余年的陶殿瑞表示,如今不仅能服务本农场,还有余力为周边农户提供收割服务。

  “我们农场面积超1.1万亩,预计本周就能完成所有收割。”现场负责人陆伟说,“正值夏粮抢收关键阶段,我们还发挥自身技术和人力优势,帮助周边农户顺利完成夏收。”

  近年来,夹沟农场积极践行安徽农垦集团“服务客户、服务大户、服务千村万户”的理念,依托“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配套体系,以示范效应提升带动效果,构建从种子优选、农机调度到田间管理的全链条式社会化服务模式。

  夹沟镇农户耿飞回忆,2019年,他返乡创业,流转300亩土地。由于欠缺田间管理经验,作物的产量不高,收益较差。2020年,他正式与夹沟农场合作,接受测土配方施肥和集中学习培训服务,成功实现了增产增收。“截至目前,我已流转了850亩地,小麦亩产近1200斤,增产近四成。”耿飞说。

  “我们搭建了智慧农业监测站,可以实时采集土壤墒情、农作物长势、气象数据等。”社会化服务总技术顾问童士贤介绍,“我们以监测站数据为基础,通过科学分析集成精准种植方案向农户推广,促进周边农户增产增收。”

  夹沟农场党委书记、总经理赵光勇表示,他们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专班,以技术赋能为核心引擎,依托企业平台发展全产业链服务。“预计2年内将服务范围扩展至周边30个乡镇,切实将科技优势转化为助农实效。”

  夹沟农场是安徽农垦集团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缩影。安徽农垦集团依托国有企业在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优势,不断推动资源整合与规模化经营,强化全链条要素保障。同时,创新利益联结共享机制,构建“企业+村集体+职业农民”合作体,探索控制种子、农资等前端投入品,以不高于市场价格统一供应,控制后端产品必须符合订单要求,对托管基地提供农机、农技等托管的“双控一服务”新模式,激发各方积极性。截至今年3月底,集团在省内38个县(市、区)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累计签约服务面积325.6万亩。

  近年来,安徽不断推进社会化服务,加强政策引领,加强装备建设,突出项目支撑,加大财政支持,在主体培育、装备建设、平台建设、机制建设等方面不断提供要素保障,有效助力农业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安徽4300多万亩小麦收获已接近尾声。(经济日报记者 梁 睿 李思隐)

(责任编辑:王炬鹏)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