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藏装旅拍高原

2024-09-17 06:04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上午9点30分,“90后”四川游客赵唯和叶旺准时来到拉萨八廓街,准备开始拍摄藏装写真。“好不容易来一趟西藏,一定要拍一套当地特色服饰写真。”赵唯说,为此,他们在网上找了拉萨几家好评颇多的摄影店,“好多都预约满了,换了几个平台才预订上”。

  位于拉萨乃仓酒店广场的壹嘉元素摄影店里人头攒动。店长巴梅梅介绍,最近每天都有四五十组客人来拍摄,主要是藏装写真或汉服写真。人太多,忙不过来,店里雇用的化妆师和摄影师是平时的2倍到3倍。

  身着藏装游西藏,旅拍一组美图,成为不少游客的消费选择。随着中秋节临近,藏装旅拍的人多了起来。八廓街上,每隔几十米就有一组正在拍摄藏装写真的游客。他们身着西藏各地特色服饰,在摄影师的指导下不断变换姿势,尽情地享受着旅拍带来的欢乐。

  八廓街上,写有藏服写真、摄影、旅拍等字样的店铺随处可见。曾在八廓街上第一个经营旅拍业务的旦增多吉介绍,这些旅拍店自2016年开始陆续兴起,到2022年左右实现爆发式增长。目前,八廓街及其周边从事旅拍业务的店铺已达300余家。

  2023年7月,为了更好地规范旅拍市场,拉萨首个旅拍行业协会成立。目前,协会共有97家会员,旦增多吉担任协会秘书长。

  走进位于八廓街的岗嘎夏大院,记者看到,消费者或正在挑选心仪的藏式服装,或已开始化妆,或在摄影师的引导下准备开始拍摄。在这个大院,共有6家从事旅拍业务的商家,均是旅拍协会会员。

  加入协会,在营销策略、服务品质等各个环节都有了约束,看起来是“添了麻烦”。但旦增多吉说,现在有很多游客在了解协会后,更愿意到会员商家拍摄消费。

  整理好妆容等待拍摄的游客马英就是如此。她和闺蜜是第一次到西藏旅游,以前每到一个旅游目的地都要进行旅拍的她们,也想在八廓街上来组美照。但面对众多商家,她们犯了难,翻遍网上攻略,加上朋友推荐,最终让她们打消顾虑的是旅拍协会的牌子。

  “我们更相信有行业协会约束的商家。”马英说,由于自己在旅拍中踩过不少坑,更看中拍摄体验、服务和品质,特别是到了西藏,想通过拍摄了解当地服饰文化。

  八廓藏装拍摄体验基地就是一个可以了解藏族服饰文化的窗口。2023年9月,前后开过4家旅拍店的旦增多吉不再满足于传统流水线式的旅拍业务,尝试升级产品。在八廓社区支持下,他开始在八廓街一处古建大院筹划运营八廓藏装拍摄体验基地。在体验基地,不仅陈列展示着西藏7个地市的代表性服饰,还有丰富的藏族生活场景等布景。

  来自河南的消费者张欣此前专门了解过拉萨服饰写真,很多网红款藏装让她一度心动。但是在体验基地里看到各地精美的传统藏装、听了关于服饰背后的故事后,她最终选择了传统藏装。“感觉将厚重的历史文化穿在了身上。”张欣说,“在拍摄写真的同时,还了解了藏族服饰文化,值!”(经济日报记者 代 玲)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冯虎)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身着藏装旅拍高原

2024年09月17日 06:04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代 玲

  上午9点30分,“90后”四川游客赵唯和叶旺准时来到拉萨八廓街,准备开始拍摄藏装写真。“好不容易来一趟西藏,一定要拍一套当地特色服饰写真。”赵唯说,为此,他们在网上找了拉萨几家好评颇多的摄影店,“好多都预约满了,换了几个平台才预订上”。

  位于拉萨乃仓酒店广场的壹嘉元素摄影店里人头攒动。店长巴梅梅介绍,最近每天都有四五十组客人来拍摄,主要是藏装写真或汉服写真。人太多,忙不过来,店里雇用的化妆师和摄影师是平时的2倍到3倍。

  身着藏装游西藏,旅拍一组美图,成为不少游客的消费选择。随着中秋节临近,藏装旅拍的人多了起来。八廓街上,每隔几十米就有一组正在拍摄藏装写真的游客。他们身着西藏各地特色服饰,在摄影师的指导下不断变换姿势,尽情地享受着旅拍带来的欢乐。

  八廓街上,写有藏服写真、摄影、旅拍等字样的店铺随处可见。曾在八廓街上第一个经营旅拍业务的旦增多吉介绍,这些旅拍店自2016年开始陆续兴起,到2022年左右实现爆发式增长。目前,八廓街及其周边从事旅拍业务的店铺已达300余家。

  2023年7月,为了更好地规范旅拍市场,拉萨首个旅拍行业协会成立。目前,协会共有97家会员,旦增多吉担任协会秘书长。

  走进位于八廓街的岗嘎夏大院,记者看到,消费者或正在挑选心仪的藏式服装,或已开始化妆,或在摄影师的引导下准备开始拍摄。在这个大院,共有6家从事旅拍业务的商家,均是旅拍协会会员。

  加入协会,在营销策略、服务品质等各个环节都有了约束,看起来是“添了麻烦”。但旦增多吉说,现在有很多游客在了解协会后,更愿意到会员商家拍摄消费。

  整理好妆容等待拍摄的游客马英就是如此。她和闺蜜是第一次到西藏旅游,以前每到一个旅游目的地都要进行旅拍的她们,也想在八廓街上来组美照。但面对众多商家,她们犯了难,翻遍网上攻略,加上朋友推荐,最终让她们打消顾虑的是旅拍协会的牌子。

  “我们更相信有行业协会约束的商家。”马英说,由于自己在旅拍中踩过不少坑,更看中拍摄体验、服务和品质,特别是到了西藏,想通过拍摄了解当地服饰文化。

  八廓藏装拍摄体验基地就是一个可以了解藏族服饰文化的窗口。2023年9月,前后开过4家旅拍店的旦增多吉不再满足于传统流水线式的旅拍业务,尝试升级产品。在八廓社区支持下,他开始在八廓街一处古建大院筹划运营八廓藏装拍摄体验基地。在体验基地,不仅陈列展示着西藏7个地市的代表性服饰,还有丰富的藏族生活场景等布景。

  来自河南的消费者张欣此前专门了解过拉萨服饰写真,很多网红款藏装让她一度心动。但是在体验基地里看到各地精美的传统藏装、听了关于服饰背后的故事后,她最终选择了传统藏装。“感觉将厚重的历史文化穿在了身上。”张欣说,“在拍摄写真的同时,还了解了藏族服饰文化,值!”(经济日报记者 代 玲)

(责任编辑:冯虎)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