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第八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启动仪式”在上海科技馆隆重举行。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主任、市科委副主任陆敏代表组委会致辞表示,本届自然保护周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绿色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主题,整合优质科普资源,策划安排了适合各年龄层次的公众广泛参与的九大主题活动,欢迎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切身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给这座城市带来的美好。
今年国际自然保护周在中国数字基建时代新思维的引领下,以数字技术赋能绿色发展,创新性地将生态科普与“元宇宙”相结合,打造一颗元宇宙上的“绿色星球”,让科技发展与自然环保同频共振,并整合运用区块链、AR、VR、3D建模等技术手段推出虚拟数字人、数字展厅、数字藏品等。仪式上,吉祥物“申申”首次作为3D虚拟主持人亮相,面对面为大家介绍活动相关情况,让“自然保护”跟上数字时代发展,探索“元宇宙”的深层次运用,共同助力非常形势下数字基建经济的发展,同时跨越时空限制,加强国际环境生态合作,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
本届自然保护周推出了“纪念徽章”“生态城市”“数字申申”等多个系列的数字藏品,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柏国强、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王智勇、上海科技馆副馆长刘健为藏品进行首发。活动即日起开放3000个免费领取名额,市民可关注“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点击“数字藏品”相关入口,加入低碳队伍。
接下来的一周中,九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将在申城遍地开花——“名人讲坛”邀请全球业界知名大咖汇聚一堂,与公众全方位分享自然保护的不凡经历与宝贵成果,并邀请中外专家围绕“新自然”“新技术”“新业态”开展交流讨论、形成方案建议;“环保科普活动”带领广大市民走近环保设施,了解污染防治,共建生态城市;“青少年主题活动”鼓励孩子们创作自然笔记,开展调查实践,养护果蔬盆栽,建设美丽上海;“生态践行活动”邀请市民走进公园绿地,漫步生态空间,共享新时代公园城市建设成果,践行低碳生活新风尚;“主题摄影展”吸引摄影爱好者用镜头记录碳中和愿景下的城市绿色发展,并在线上线下举办优秀作品展;“手机随手拍大赛”鼓励公众发现并随手捕捉身边的人与自然和谐瞬间和绿色低碳行动,并即刻分享到新媒体平台;“人与自然市民科普活动”鼓励大家把家庭阳台变成还原自然生活的微缩场景,一起种植果蔬、绿色饮食、降低碳排;“主题电影展映活动”集结了20余部自然题材的影视作品,带着大家“上天入地”,共赴超越想象的自然之旅;“科普场馆主题活动”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城市生物多样调查和保护当中,体验自然的神奇与奥秘。(经济日报记者 李景)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