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2022年09月23日 06:28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商 瑞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南堡开发区的养殖户王东来近来很是高兴。“我刚收到了邮储银行天津分行发放的100万元贷款,这下两个月的饲料钱有着落了。”王东来日前对记者说。

  水产养殖业是助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对不少养殖户而言,水产养殖投入高、资金占用时间长,资金紧张是他们经常面临的难题。作为村里最大的养殖户,王东来很有压力。他家千亩水塘内养殖的鲤鱼、鲫鱼和花鲢鱼,将从10月份开始集中上市。“这两个月不好过,现在每亩每月饲料费就超过800元,两个月这千亩鱼塘花费就超过160万元。没有贷款不行呀!”王东来说。

  传统信贷方式,主要靠抵押房屋等固定资产获得,办理时间长、手续繁琐。而针对个人的信用贷款金额较小,难以满足产业资金需求。如今,一笔100万元的产业链贷款,帮助王东来解决了难题。

  产业链贷款是邮储银行天津分行为支持农业、乡村建设推出的新型普惠信用贷款。它以产业链上下游为基础、以大数据为支撑,支持规模大、征信优的乡村小微企业、农户做大做强。

  这其中也离不开天津傲农红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该公司是行业龙头企业——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天津宁河设立的生产基地。该公司总经理冯正旺说:“我们选择超百家养殖规模达百亩以上的农户,推荐给邮储银行天津分行,帮助他们解决资金问题,目前已有30多家农户获得了贷款。”

  如今,养殖户们购买饲料的数量、养殖面积规模等数据都成为邮储银行天津分行发放贷款的评价依据。而银行贷款也沿着产业链,向下游终端养殖户传递、延伸。

  邮储银行天津分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胡仝介绍,“在我国市场主体中,小微企业、个体户、农户占比高,他们有强烈的采购需求;而从银行角度看,他们抗风险能力不够强,发放贷款受限。这种差异造成了市场需求难以释放,形成了瓶颈。而我们设计的产业链贷款产品,就是加大资金供给,打通瓶颈,畅通整条产业链”。

  多年来,邮储银行天津分行与新希望六合、傲农集团、海大、通威等多家龙头企业总部签署合作协议,深耕企业链条。目前,邮储银行天津分行已向京津冀三地329家农户发放332笔贷款,总金额超过1亿元。据悉,除产业链贷款外,天津市还围绕推进乡村振兴,通过试点应用场景、发挥政策引领、创新金融产品等多种方式,强化乡村振兴综合金融服务。 (经济日报记者 商 瑞)

(责任编辑:王炬鹏)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2022-09-23 06:2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南堡开发区的养殖户王东来近来很是高兴。“我刚收到了邮储银行天津分行发放的100万元贷款,这下两个月的饲料钱有着落了。”王东来日前对记者说。

  水产养殖业是助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对不少养殖户而言,水产养殖投入高、资金占用时间长,资金紧张是他们经常面临的难题。作为村里最大的养殖户,王东来很有压力。他家千亩水塘内养殖的鲤鱼、鲫鱼和花鲢鱼,将从10月份开始集中上市。“这两个月不好过,现在每亩每月饲料费就超过800元,两个月这千亩鱼塘花费就超过160万元。没有贷款不行呀!”王东来说。

  传统信贷方式,主要靠抵押房屋等固定资产获得,办理时间长、手续繁琐。而针对个人的信用贷款金额较小,难以满足产业资金需求。如今,一笔100万元的产业链贷款,帮助王东来解决了难题。

  产业链贷款是邮储银行天津分行为支持农业、乡村建设推出的新型普惠信用贷款。它以产业链上下游为基础、以大数据为支撑,支持规模大、征信优的乡村小微企业、农户做大做强。

  这其中也离不开天津傲农红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该公司是行业龙头企业——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天津宁河设立的生产基地。该公司总经理冯正旺说:“我们选择超百家养殖规模达百亩以上的农户,推荐给邮储银行天津分行,帮助他们解决资金问题,目前已有30多家农户获得了贷款。”

  如今,养殖户们购买饲料的数量、养殖面积规模等数据都成为邮储银行天津分行发放贷款的评价依据。而银行贷款也沿着产业链,向下游终端养殖户传递、延伸。

  邮储银行天津分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胡仝介绍,“在我国市场主体中,小微企业、个体户、农户占比高,他们有强烈的采购需求;而从银行角度看,他们抗风险能力不够强,发放贷款受限。这种差异造成了市场需求难以释放,形成了瓶颈。而我们设计的产业链贷款产品,就是加大资金供给,打通瓶颈,畅通整条产业链”。

  多年来,邮储银行天津分行与新希望六合、傲农集团、海大、通威等多家龙头企业总部签署合作协议,深耕企业链条。目前,邮储银行天津分行已向京津冀三地329家农户发放332笔贷款,总金额超过1亿元。据悉,除产业链贷款外,天津市还围绕推进乡村振兴,通过试点应用场景、发挥政策引领、创新金融产品等多种方式,强化乡村振兴综合金融服务。 (经济日报记者 商 瑞)

(责任编辑:王炬鹏)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