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凝聚世界的崇高理念——
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育实践
本报记者 王轶辰
在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风险和挑战,中国坚持疫情防控和冬奥会筹办两手抓、两手硬,工作不间断、力度不减弱、标准不降低,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与担当。
在面对全球性挑战时,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世界各国需要以负责任的精神同舟共济、协调行动。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程度空前加深,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非常时刻,用心办好一届冬奥会,成为中国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最佳诠释。
本届冬奥会的主题口号是“一起向未来”,向全球发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倡议。北京冬奥会有91个国家和地区近3000名运动员参加,是设项和产生金牌最多的一届冬奥会,北京冬奥会将各国运动员团结在一起,同场竞技、相互竞争又共同生活、互相交流,创造理解、尊重、团结的友好氛围,把世界凝聚在一起。
对此,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中国人民以效率、决心和活力著称,无论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还是举办北京冬奥会都已经证明了这点。中国提前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将改变世界冰雪运动格局,使中国和世界都从中受益。尊重规则、尊重彼此,通过和平良性竞争团结世界,这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使命,也应成为世界各国的目标。当今世界面临诸多挑战,更加需要团结与合作。希望国际社会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超越分歧,一起向未来,共同构建更加美好的明天。
办好北京冬奥会不仅是兑现中国的申奥承诺,也是展示中国文化、中国力量的重要契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徐拥军认为,奥林匹克运动中蕴含的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促进全人类理解与认同的重要价值观念,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举办冬奥会是从中国到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种体育实践。我们应该切实践行奥林匹克运动宗旨,持续推动人类进步事业,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汇聚改变世界冰雪运动格局的蓬勃力量——
成为全球冰雪消费超大市场
本报记者 彭 江
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场精彩纷呈,不仅给全世界观众带来了精彩绝伦的比赛,更为世界贡献了冰雪超大市场。自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截至2021年10月,全国居民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人,冰雪运动参与率为24.56%。我国“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将为全球冰雪消费提供有力支撑。
冰雪运动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参与冰雪运动已成为中国人新的消费方式,我国正成为全球主要的冰雪消费市场。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的冰雪运动参与率已达26.95%。冰雪运动不再局限于冰雪季和北方,在南方,多地开办了室内滑雪场、滑冰场,开展陆地冰壶、轮滑冰球等相对容易普及的运动,因地制宜发展冰雪运动。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带来投资机会。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随着越来越多人参与冰雪运动,冰雪旅游、休闲娱乐等冰雪相关需求会更多。场馆建设、装备制造等也面临升级,向更多数量、更高质量发展。”普华永道中国体育行业主管合伙人周星说:“在场馆方面,我国现有标准冰场654个,比2015年增加了317%,雪场803个,比2015年增加了41%,这就是投资热点的推动;服装和装备方面也受到了冰雪消费的驱动。”董希淼表示,金融机构应针对冰雪消费市场快速发展的趋势,加大产品服务创新力度,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推出更多针对冰雪市场和冰雪运动的个性化产品,支持冰雪消费市场更快发展、转型升级。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让群众享受到冰雪运动的乐趣,夯实了体育强国建设的群众基础。“建设体育强国的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岭涛说,冰雪运动的普及不仅实现了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更激发了全国人民参与体育强国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互动互促,凝聚起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磅礴力量。
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
打造奥运遗产传承新标杆
本报记者 祝 伟
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双奥之城”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回顾本届冬奥会,从筹办之初便全面规划、管理奥运场馆,将赛时需要和赛后利用相结合,践行可持续的办奥理念,打造奥运遗产传承新标杆。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所说,“北京冬奥会将给全世界留下丰厚遗产”。
“雪如意”“雪飞天”“冰丝带”……这些兼具美感与创意的新建或改扩建场馆,不仅向世界传递出独特的中国文化符号,还在建设过程中创下了多个世界之最,为大型体育赛事场馆建设和赛后利用树立了新的典范。
比如,作为2008年奥运会游泳场馆的“水立方”华丽变身“冰立方”,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的奥运场馆;作为北京冬奥会设计难度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比赛场馆之一,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是世界上第一条360度回旋赛道,建设过程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
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设计总负责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和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设计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利说,北京冬奥会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我们不仅仅考虑如何举办一场奥运盛会,而且更加关注场馆长期的可持续利用问题。例如,冬奥会之后,“雪如意”除了可以继续举办世界高水平跳台滑雪比赛外,夏季还可举办音乐会等娱乐活动,赛道两边可攀爬的楼梯,赛后可开发为极限旅游项目,而顶峰俱乐部可举办会议会展,发展旅游观光等。
冬奥会的举办,特别是一系列冬奥会场馆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北京的城市发展和更新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首钢滑雪大跳台是北京冬奥会最受人关注的“明星场馆”之一。这座满是工业遗存的老园区,借冬奥会之机,从一个废旧的工业园区,华丽变身为一个以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为基础,体育、文化、商业、旅游相融合的充满活力的综合性园区,成了“双奥之城”城市更新的新地标。
践行绿色奥运理念,北京冬奥会充分利用张家口的风能、太阳能,通过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实现张北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等绿电入网,所有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成为百年奥运史上第一次全部使用绿色清洁电力的奥运会。
在场馆建设和运行方面,北京冬奥会为雪上项目制定的《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是国际上首个应用于雪上运动场馆的绿色评价标准。国家速滑馆、首都体育馆等4个场馆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环保、最节能的制冷技术,在冬奥会历史上同样属于首次。冬奥会期间,穿梭往返于各大场馆之间,作为主运力开展运营服务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相较于传统化石能源车辆,每行驶100公里可减少约70公斤二氧化碳排放。北京冬奥会共计投入使用816辆氢燃料电池汽车,是迄今为止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规模最大的一届奥运会。
从满足冬奥会竞赛项目需求,到创下多个史上“首次”,从赛时服务到赛后利用,一系列由中国设计、中国技术、中国材料、中国制造组成的奥运场馆建设“中国方案”,是北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也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增强人类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
安全办会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本报记者 陈蓉蓉
当世界还因疫情而冰封的时候,北京冬奥会如约而至。“双奥之城”燃起的冬奥之火,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民的重信守诺。
新冠肺炎疫情使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面临巨大挑战。挑战之下,冬奥会筹办通过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创新工作方式,保证了筹备工作不断、力度不减,确保了所有竞赛场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与场馆如期完成,并达到赛事要求。2021年年底,随着冬奥会开幕的脚步越来越近,德尔塔毒株全球肆虐,奥密克戎毒株传播迅速,更加剧了安全办赛难度。中国发挥综合国力优势,努力克服疫情困难,全力保证赛会筹备有条不紊、社会运转井然有序。2月4日至2月20日,北京冬奥会如期顺利举行,北京成为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中国以一届高质量的冬奥会,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双奥之城”燃起的冬奥之火,为世界注入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
北京冬奥会是疫情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安全办赛是各方达成的共识。除了来华前接种疫苗等各种必要准备,运动员及随行人员还需经过3层筛查才能进入闭环。在闭环内,运动员及随行人员每天要进行核酸检测,并通过“冬奥通”健康监测系统自主上报健康状况。参会人员出行时,安排有专用交通工具,进一步降低了感染风险。精准严格的防疫措施之所以收到良好效果,离不开先进科技手段的助力。比如,一次可消杀1000平方米以上的雾化消毒机器人,在密闭区域、小范围“上岗”的紫外线消毒机器人,公共空间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监测系统等。各项防疫措施严谨到位,不仅为运动员创造佳绩营造了松紧适度的安全比赛环境,也为未来应对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提供了参考方案,更为世界注入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
“双奥之城”燃起的冬奥之火,是一次人类共同走向更加光明未来的盛会。
北京冬奥赛场上,彰显卓越、尊重、友谊的动人故事和感人瞬间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冰雪运动带来的激情、欢乐和友谊为全球人民所共享。北京冬奥会为疫情之下不同肤色、信仰的世界人民展示了高水平的体育竞技,体现了团结进步精神;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架起了世界沟通交流的桥梁,以和平、友谊和团结精神将世界凝聚在一起,书写了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单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