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6个成员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4个非东盟成员国正式开始实施协定,标志着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起航。党中央强调,要尽早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拓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领域合作,共建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我国的RCEP自贸区建设为各个领域深度参与产业链和供应链动态调整,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语言服务在降低贸易投资的非关税壁垒、技术标准制定、新技术传播、跨国营商环境建设等方面扮演着重要作用。我国高质量地实施RCEP协定,一方面需要扩大对外贸易和双向投资规模,积极参与和支持RCEP机制体制建设,另一方面需要持续提升国际语言服务便利化水平,降低语言服务成本,优化语言服务环境,提高语言服务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RECP语言服务便利化水平直接助力东盟区域乃至全球的贸易投资增长、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和我国的繁荣发展。
RCEP生效对伙伴国的商务语言服务便利化提出了新要求
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显示,2021年我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12.07万亿元,增长18.1%,占我国外贸总值的30.9%。其中出口5.64万亿元,增长16.8%;进口6.43万亿元,增长19.2%。RCEP的签订将推动各成员国疫情后经济复苏,加强各国间的经贸联系,也将为我国对外贸易新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语言服务与国际贸易关系密切,语言服务成本是国际贸易的成本之一。RCEP不仅是贸易协定,也是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对语言服务必然提出了新要求。
一方面,RCEP将推动伙伴国的商务语言服务定制化发展。RCEP减少了区域内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会在加速产业链和供应链重塑的同时导致产业转移,产业会向综合成本低和营商环境好的国家转移。在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方面,RCEP以打造国际化营商口岸为目标,持续优化通关流程,提升海关效率,规范和简化海关监管手续。因此,经济语言服务应顺应这一趋势,满足经济领域的专业化和定制化服务需求,结合大数据技术支持,为RCEP其他伙伴国客户定制专业化、体系化的优质语言服务,以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助力RCEP区域营商环境持续提升。
另一方面,RCEP将推动我国数字贸易语言服务发展。RCEP建立了高水平的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等规则,鼓励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发展,未来将建立新一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数字贸易快速发展的趋势要求搭建一体化和集成化的商务语言服务平台,将服务工具移到云端,5G和人工智能将为商务语言服务便利化赋能,企业可以通过平台网站或者APP在全球范围内预约和获取远程口笔译、本地化、技术写作、产品和市场信息等语言服务,语言服务提供商也可以借助数字平台统一调度全国或全球寻求跨国外包语言服务,为RCEP伙伴国提升数字贸易便利化创造更加规范、高效和透明的环境。
RCEP生效对伙伴国的法律语言服务便利化提出了新要求
RCEP的生效实施将促进区域内商品、技术、服务、资本更加自由便利地流动,在给我国企业带来诸多商机的同时,企业的各类跨国法律服务需求也会相应增加,包括关税查询和筹划、行政程序法律服务、海关预裁定服务、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应诉服务、合规风险法律服务、投资争端解决服务等。
各类规则和的多语种规范表达离不开法律语言服务的支持。在关税减让过程中,RCEP规定各国都要完善和公布海关预裁定、商品归类、海关估价等相关规则,对于准入各项标准和关税机制的理解,都有可能需要通过各类文件的附属细则才能深入了解,而法律语言服务对于伙伴国之间就市场准入和关税机制的深入了解和磋商十分重要。此外,法律语言服务专业化特征明显,需要搭建多语种法律术语库,RCEP成员国法律法规数据库,结合各国的不同需求,通过术语库或法规数据库查询和检索,更快捷和准确找到专业术语或法条,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高效便捷的法律语言服务是RCEP各国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有力保证。
RCEP生效对伙伴国的人文交流语言服务便利化提出了新要求
我国与RCEP各国的人文交流十分频繁,取得一系列合作成果。2022年1月1日,广东省江门市政府与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全国首个RCEP经贸科技文化合作交流中心同步落户江门。可以预计,RCEP各国之间的科技人才交流和科技产品推介将会不断增加,人文交流离不开语言服务支撑和保障。会展讲解服务、导游服务、机器译后编辑、网站本地化管理、内容创意管理、新媒体采编等各类语言服务将助力RCEP各国之间的人文交流。
随着RCEP的实施,各成员国将出台扩大免签和落地签等政策,人员往来、出入境游和各类文化交流将更加频繁和方便。提升人文交流语言服务能力和质量,对促进RCEP伙伴国间的跨文化交流,建成区域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崔璨,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