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协和公共卫生百年纪念会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召开。会议回顾了协和公共卫生百年历程,提出将在新百年汇聚众智群力,广纳真知灼见,推动公共卫生学科创新发展,构建现代公共卫生体系,助力实现健康中国目标。第六届群医学及公共卫生论坛同日举办。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院士通过视频发表讲话,高度评价了协和公卫走过的一百年不平凡的光荣历程,充分肯定了当代协和人锲而不舍履行自己的使命和担当,勇敢面对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和挑战。在抗击新冠疫情、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针对我国人群面临的健康问题,提出群医学作为公共卫生的医学基础,并指导和转化为公共卫生行动,改善和提高人群健康。他指出,要努力把中国医学科学院建设成为我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基地。这是国家和人民对协和寄予的希望与嘱托,也是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也是协和百年的新起点与新开始。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王辰院士在主旨报告中重温了协和百年公共卫生教育和实践的发展历程,百年来,协和公共卫生先贤坚持理论与实践、个体与群体、医学与社会相结合的理念,创立“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建立了定县农村三级卫生网络,开展了健康教育、新法接生、预防接种、改水改厕等公共卫生实践活动。在消除黑热病、疟疾、丝虫病、梅毒、麻风病,以及林县食管癌防治、首钢社区高血压防治、大庆糖尿病预防、控烟、肺心病防治等方面都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辰指出,21世纪面临着环境和气候改变、人口老龄化、新发和再发传染病、生物安全、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公共卫生挑战,现有的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体系难以满足应对挑战的需求。因此,协和医学院提出“群医学”理念,统筹个体卫生行为与群体卫生行动,以促进防治结合,实现改善我国人群健康的目标。他还介绍了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学科及研究体系的建设发展规划。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副院校长姚建红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协和医学院建立公共卫生学科100周年,百年来协和公卫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未来将继续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践行群医学的理念,不辜负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经济日报记者 吴佳佳)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