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富硒苹果富了西岔沟

2021年11月12日 11:32   来源:经济日报客户端   

  红艳艳的苹果,挂满了枝头,摘下一个,咬上一口,嘎嘣脆,如蜜甜。

  初冬时间,正在采收苹果的河北宽城县皮桦溜子镇西岔沟村民任庆贵非常高兴。他们家栽种的8亩苹果,今年采收了4万多斤,全年纯收入达到8万元以上。

  “能够过上这样的好日子,这多亏了上级政府的正确引导。”任庆贵这样表示。任庆贵的感叹,代表了西岔沟村民的心声。通过科技提升、品牌拓展,全村发展了富硒苹果2000余亩,总产量100万公斤以上,全村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到13000元,一举成为宽城县乡村振兴的样板村。

  生态之变:荒山变绿洲

  走进燕山深处的西岔沟村,四面环山,大自然的清新扑面而来。以满族青砖青瓦改造的墙垣连绵不断,用石头铸就的梯田鳞次栉比地延伸到山顶,漫山遍野的红苹果犹如挂在枝头上的灯笼,让人眼前一亮。

  昔日的西岔沟村,全部都是坡度30度以上的荒山坡地,很瘠薄,不存水。到了新世纪初,这里农民年人均收入不过千,许多年轻劳动力不得不走出家门,干些零活养家糊口。

  怎样才能让这穷乡僻壤改变面貌,县里有关部门通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结论是:产粮不丰的土地能够种果树,可关键是能不能造出适合果树生长的梯田来。

  说干就得干,时任西岔沟村村书记的陈玉富发动党员干部带头干,一场开荒山建梯田的劳动之旅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村里有许多年轻人听到村里开发荒山种果树的消息后,纷纷返村扛起锄头上工地。大家起早贪黑,开垦出的石头被就地取材全部变成了梯田的护坝,使得既保水、又保墒的2000亩梯田从山脚叠到了山顶,而且全部种上了苹果树,终于让西岔沟实现了荒山荒坡变绿洲的第一变。

  科技之变:土果换富硒

  满面荒坡变成了绿洲,农民群众满眼都是丰收的希望。然而现实则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原因是由于事前调研不够充分,农民选择的品种不够优良,而且由于管理不够到位,不少苹果树患上了腐烂病。

  “要想产业兴,科技得紧跟。听说河北农大李保国教授是远近闻名的苹果种植专家,如果能够请他来指导就好了。”年逾八旬的刘劳回忆说:“当时李保国教授正在邢台县的富岗村带领群众研究果树,村两委成员辗转找到他时,李教授欣然同意。但由于行程安排,时间有限。西岔沟村必须在一周之内将腐烂树砍掉,这在当时靠普通锯子和人力是不可能实现的,村两委毅然保证一定完成任务。回到村里,他们马不停蹄地借来了油锯,夜以继日地砍掉患病的腐烂树,并根据当地气温进行耐低温“寒富”苹果品种的高头嫁接,而且实施了富硒产品的种植试验。

  村民张春江说,自2007年认识李教授后,他便跟随着这位专家学习果树综合管理技术,如今成为农民高级技师苹果树栽培管理能人,授课足迹遍布承德、唐山、辽宁等地。

  “以前不懂技术,苹果个头小。现在通过配方施肥、苹果套袋、疏花疏果、春夏耕种除草等先进技术,苹果长势很好,最大的能达到1斤左右,好吃又高产。发家致富科技是关键啊,这是西岔沟的第二变。”村民任庆贵说。

  品牌之变:大路变名品

  2016年,西岔沟苹果迎来了最大丰收年。河北省开展苹果质量评选,西岔沟“西富”苹果获得全省“金苹果”两项大奖。

  得益于富硒土壤优势条件,西岔沟村大力进行品牌建设,践行了128道工序绿色无公害管理,还注册了“西富”牌苹果商标,更获得了农业农村部颁发的绿色产品认证。为西岔沟村苹果产业“走出去”“强起来”提供了敲门砖。

  为让西岔沟“金苹果”获得实实在在的含金量,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效益明显的农业发展新业态。西岔沟村又办起了苹果采摘节。通过让慕名而来的游客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体验农家苹果采摘的乐趣,还依托苹果产业兴起了民宿和农家乐,让游客吃住无忧,乘兴而来,尽兴而归,使得西岔沟的富硒苹果品牌进一步深入人心,该村群众坐在家门口,果品卖出的价格就比别人多一倍,好苹果一般能够卖上10元一斤。

  “这里山清水秀,苹果香甜可口,还可以带孩子一起体验劳动,看节目、摘苹果、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是一个好去处,明年我会介绍我的好朋友一起来采摘。”在不久前的西岔沟采摘节上,从北京来此采摘的游客张春梅这样说。

  “林上空间已经开发差不多了,未来我们准备发展林下经济,也赶赶网络直播带货的热潮,做电商,做旅游,通过苹果经营的三变,让西岔沟富硒苹果在品牌经营的路上越走越远。”该村新任党支部书记王保荣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张雪)

富硒苹果富了西岔沟

2021-11-12 11:32 来源:经济日报客户端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