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青岛莱西:特色产业拓宽乡村振兴路

2021年08月31日 22:1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普通韭菜每斤仅卖3至5元,而青岛莱西市“山后韭菜”每斤却卖出68元的“天价”,“把韭菜做成优质品牌,再加工包装进行线上线下销售,还提供游客观光采割,我们把韭菜这样“接二连三”,韭菜身价倍增。”莱西山后韭菜基地经理张庆涛高兴地说。

  打品牌、做特色、新业态、巧融合……这是莱西市立足地域优势,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拓宽乡村振兴路的一个缩影。

  “标准化生产成就了我们的大品牌,我们的‘九联鸡’飞上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的餐桌,禽肉年出口量占全国对日、欧出口总量近1/4,稳居同行首位。”青岛九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江高兴地说。

  莱西市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生产环节标准化、加工环节标准化、流通环节标准化等标准化生产,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坚持走品牌发展道路,已培育出佳乐牌花生、店埠胡萝卜、绿行者蔬菜、万福牌鲜冻分割猪肉、宝泉牌裹衣花生等知名农产品品牌。目前,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总数已达到176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96个、无公害畜牧产品32个、绿色农产品4个、有机农产品35个、地理标志农产品7个、地理标志水产品2个。通过品牌引领,大大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莱西大花生、店埠胡萝卜、马连庄甜瓜、东大寨苹果、南墅晚熟桃……这些名特优农产品都已经成了咱莱西农产品对外的金名片了。”说起莱西的特色产品,常年往北京等全国各大城市商超供货的青岛广大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立国感受最深。

  近年来,莱西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优质粮油、高效蔬菜、特色林果和生态畜禽等主导产业,坚持“一镇一业、多镇一业”发展理念,突出产业环节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集中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投入,打造十亿级、百亿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目前,在全市已形成了北部大棚瓜果,南部设施蔬菜、岭地优质果品、平原专用粮食、出口花生五大种植业特色布局,构建了牛奶、肉鸡、生猪、蔬菜、果品、花生六大产业链,并形成了以“龙头”带动基地、以基地带动农户的“公司+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和“公司+合作联社+农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莱西市80%以上的农户被纳入产业化经营体系,每年带动农民增加收入30多亿元,人均增收6000多元。

  走进水集街道产芝自然村,古色古香的建筑、统一粉刷的白墙黛瓦、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扑面而来,一个曾经最为普通的农业村落,依托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和自然资源,产芝村发展起了乡村旅游,如今不仅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产芝村被评为山东省乡村旅游特色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齐鲁样本”。

  近年来,莱西市立足传统特色和生态资源优势,将运动休闲和乡村旅游等特色元素融入时尚城建设,按照“休闲体育”“乐在莱西”两张名片,打造木偶之乡、射箭之乡等十大亮点,积极打造休闲旅游产业特色品牌,大力推进乡村休闲旅游发展。2015年、2019年,连续两届世界休闲体育大会在莱西成功举办,打响了“休闲莱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该市先后荣获“亚洲金旅奖·首批十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家休闲城市综合标准化试点城市”“全国生态特色旅游城市”等荣誉。

  同时,莱西依托各类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庄园等多元文旅共同体项目,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打造休闲时尚亮点品牌,逐渐形成了东北部区域以沁楠香休闲岛为重点、西北部区域以东鲁农业公园为重点、南部区域以鲜多多农场、山后韭菜生态休闲农业园、姜山湿地为重点的发展格局。目前,莱西拥有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14处、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等称号95家、青岛市乡村旅游特色村(点)16家。(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成 通讯员 李焕青)

(责任编辑:冯虎)

青岛莱西:特色产业拓宽乡村振兴路

2021-08-31 22:1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