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沿着高速看中国】大山里架起致富路

2021年05月01日 06:38   来源:经济日报   

  “壑险一桥穿,飞虹索半悬”。在湘西崇山峻岭间,一座彩虹般的“天桥”凌空于大峡谷之上——全长1176米的矮寨大桥是包茂高速在湖南境内的一座特大钢桁梁悬索桥。

  矮寨大桥修建之前,矮寨公路是衔接湘粤桂黔的咽喉要道。近500米高差的陡峭山崖上,6公里的山路被拧成了13道锐角急转弯,被称为“国内最险公路”。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2012年矮寨大桥建成通车,不仅实现了“从半小时到1分钟的跨越”,还促进了湖南与重庆乃至中西部地区的交通对接和经济联系,对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民族团结、加快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落实脱贫攻坚战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包茂高速公路通车,特别是矮寨大桥通车后,把湘西州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湘西州委副书记、州长龙晓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矮寨大桥修成以后,湘西的旅游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高速公路带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使湘西州成为产业转移的宝地。2019年和2020年,湘西州承接产业转移引进省外境外资金和落地项目,都排在湖南省第一位。”龙晓华说,2020年底,全州8个县市65.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消除了困扰湘西千年的区域绝对贫困。

  “矮寨大桥没开通前,我们除了干农活,还要外出打工,一年赚的钱只能维持日常生活。大桥开通了,旅游起来了,我们在家也能经营挣钱了,当然很开心。”坐在自家的吉斗苗寨里,矮寨镇排兄村村民龙秀成喜笑颜开。在矮寨大桥附近,还有许多像龙秀成一样发展“裢带”旅游产业,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村民。矮寨大桥通车后,交通运输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探索推进“交通+旅游+扶贫”模式,以矮寨大桥为核心,打造矮寨奇观旅游区。临近矮寨大桥的排兄村,发展农家乐108家、客栈47家,带动当地400多人就近就业。

  “到湘西,游凤凰,看大桥”,当下去湘西旅游有了更多新选择。湖南高速集团湘西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涂征宇介绍,矮寨大桥2020年日均车流量达到14040台次,今年截至3月11日,车流总量67万台次,日均车流量约为1万台次。通过矮寨大桥的游客车辆以及农产品等物流运输车辆的占比约为40%。

  沿矮寨大桥开行19公里,记者一行到达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首倡地——花垣县十八洞村。

  “地无三尺平,都是斗笠丘。”从前的十八洞村交通闭塞、缺田少地。“2008年,我嫁到十八洞村时,这边都是泥巴路。村里家家户户都养猪,瘦的时候不舍得卖,养肥了也犯难,因为几百斤重的猪需要好几个人抬着架子才能运出大山。”村民隆慧回忆起当初的情景,感慨万千。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花垣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点燃了苗家人脱贫攻坚的澎湃激情,村里走出去的年轻人回到了家乡。“回村后,我考入村旅游公司,成为一名专业旅游讲解员,给游客讲述十八洞村的脱贫故事,丈夫也在村里的农家乐打工。”隆慧告诉记者,如今全村有52人在村旅游公司上班。

  与此同时,包茂高速串联起湖南湘西、怀化等众多红色资源,“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沿着包茂高速传递开来。据介绍,湖南近年来在贫困地区布局打造了7大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万余个,建立产业扶贫合作社1.7万余个,35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特色产业增收脱贫。“首倡之地必有首倡之为”,8年来,湖南省51个贫困县692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十三五”期间,平均每年减贫超过100万人,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十八洞村、菖蒲塘村、沙洲村成为全国村级精准扶贫样板,“四跟四走”产业扶贫、“五建五销”消费扶贫等一批“湖南经验”在全国推广。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麟 谢 瑶)

(责任编辑:王炬鹏)

【沿着高速看中国】大山里架起致富路

2021-05-01 06:38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