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代表委员谈:引商入乡,村企联合,企业赋能乡村振兴

2021年03月10日 21:2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0日讯 (记者 梁木) 日前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指出,“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组织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

  在脱贫攻坚战中,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贡献了重要力量。当前,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民营企业如何进一步投身乡村振兴?来听听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怎么说。

  开发乡村新零售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全国人大代表、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着眼于新乡村新零售新业态。张近东提出,现阶段,在我国广袤的乡村下沉市场中,乡村小卖部仍旧是乡村零售的主要载体,中国630万夫妻老婆店占据着40%的零售份额,并长期伴有假冒伪劣品横行、质次价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现象。

  这种背景下,张近东建议将品质升级、体验升级作为乡村商业消费升级的主要方向,充分发挥有线上线下融合成功经验的大型零售实体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通过对农村小微零售企业的数字化赋能,引领带动农村消费品质升级,充分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落地:一、线上线下渠道融合,推动农村零售换挡升级;二、加快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夯实农村消费升级基础;三、强化农村消费市场监管,防止过热资本冲击。

  扶持小微企业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名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锦秀在关于支持市场主体服务乡村振兴的建议中特别提出,要注重乡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创办小微企业,发展乡村产业,尤其是返乡回流的本地创业者。

  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近3000万农民工留乡或二次返乡。张近东建议利用返乡农民既熟悉互联网,又兼具本地“熟人社会”的优势,充分发挥农村小微零售业态升级带来的新机遇,建立由政府、高校、电商企业联动的电商人才培训模式,帮助留乡农民创业创新,参与到农村消费升级大潮中,切实让农民成为农村市场的主角,分享农村零售升级带来的电商、物流、售后等全产业链发展红利。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凯凯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恺则指出,长期以来,由于从事农业的中小微企业及个人缺乏抵押物或抵押物不足,融资难融资贵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和共性问题。他建议通过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做强做优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完善商业银行考核体系等措施,解决农业领域民企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实践证明,“万企帮万村”行动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全国政协委员、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表示,“万企帮万村”这一行动模式需要在乡村振兴中继续发扬,一方面可以改变部分农村地区的落后面貌,另一方面,也为企业挖掘农业农村市场潜力提供了机会。丁佐宏认为,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在于形成农村的内生动力,企业扶持重在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

  具体来说,丁佐宏建议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让企业和村里精准“相亲”,从而实现因地制宜,一村一策,走“造血式”乡村振兴之路。同时应谋划好企业帮扶见效后,非公企业的退出机制。在乡村形成内生动力,产业步入正规,“造血”机能初步完善的情况下,非公企业的退出机制,一方面让乡村保持自身可持续的“造血”发展,一方面让非公企业有余力和精力投入更多的帮扶行动中。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煜同样认为产业发展必须因地制宜,特别聚焦于中西部产业发展,指出一些传统、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不高的企业和产业,在发达地区受制于土地和劳动力成本,面临危机,但在欠发达地区却能带动当地的产业和经济发展。王煜认为,推动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引导民营企业家加大在中西部地区投资力度,是加快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路径。

(责任编辑:王炬鹏)

代表委员谈:引商入乡,村企联合,企业赋能乡村振兴

2021-03-10 21:2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