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匈人文交流向纵深发展

2021年01月27日 13:41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中国和匈牙利两国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政治互信日益巩固,经贸合作新成果不断惠及两国人民,两国抗疫合作堪称典范。中匈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长远、持久和深厚的友谊是双边关系的宝贵财富,这是两国人文交流不断得以深入发展的重要基础所在。当前,深度最能体现中匈人文交流的特点,代表性的表现可以总结为‘5+2’,即匈牙利建有5所孔院,1所中国文化中心和1所建设中的中国大学。”日前,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齐大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0年,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形势下,中国和匈牙利之间的人文交流也不曾中断,并且继续向深入发展。匈牙利是第一批向中国伸出援手的国家,以中匈合作抗疫为题材的专题纪录片《友谊的见证》还在匈牙利电视台播出,记录下疫情中两国人民守望相助、相互支持的一幕幕让历史永记的场景。

  2020年发生在中匈人文领域的故事有很多,但深度成色几何?为客观了解中匈人文交流的深度,记者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等多个城市进行了采访。

  深度始于兴趣

  位于匈牙利东部的德布勒森市是该国第二大城市,记者在德布勒森市大学孔子学院做了一项关于中文学习兴趣原因的简单小调查,结果在13名受访学生中有4名学生表示最初源于喜欢中餐。

  而位于匈牙利东北部的米什科尔茨大学学生博吉?坎特告诉记者,他有时间会和父母一起做中国菜,听中国音乐,享受学习汉语的过程,也从未缺席过中文课。

  从这几名学生身上,就可以找到匈牙利MTV国家电视台希望与中国中央电视台续签《舌尖上的中国2》纪录片的原因。电视台国际司项目主管伊尔迪科?科马罗米说,“纪录片第一次播出后就反响热烈,所以我们希望能够更好满足观众的愿望。”该片已从2020年10月24日起继续在当地以匈牙利语重播。

  匈牙利人对中国文化兴趣的起源当然不仅仅只是中餐,受访者还表示,中医、武术、戏剧、历史、汉语、书法等中国文化元素都是触发他们探索中国文化的原因。

  切尔凯斯?加博尔(中文名:晓峰)对中国的兴趣始于武术,虽然他只会说一点点中文,但平时只喝热水,还会邀请匈牙利朋友一起喝茶,连夫人和孩子们在他的带动下都学习古筝、书法和茶艺,生活十分“中国化”。他在社交平台上用匈牙利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地“网红”,把兴趣做成了事业。

  深度有历史和现实的根基

  匈牙利追溯源头,自认为是从中亚迁移而来,是中国的“亚洲亲戚”,具有血缘上的天然亲近感。两国多年来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交流让这种亲近感得以强有力地延续,匈牙利外交和对外经济部国务秘书帕克塞?托马西奇说:“匈牙利学生诵读孔子的经典,中国学生吟诵裴多菲的诗歌,将两国人民的心彼此拉近。”

  从2017年开始,匈牙利汉语研究和推广领域的多位学者,包括翻译家、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在内的汉学家,已经连续四年获得中国政府面向海外设立的出版最高奖项“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2020年12月获得这一大奖的匈牙利汉学家伊姆雷?豪毛尔(中文名:郝清新)说:“匈牙利汉语课堂推广已见成效,我所编著的《匈牙利高中汉语课本》被匈牙利中学和成人补习汉语班广泛使用,同时汉语课已在匈牙利大中城市中铺开,预期未来开设汉语课的中小学将达到30所以上。”

  西盖提?查波是匈牙利东南部塞格德市一家建筑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他的女儿已经学习中文2年多,他支持孩子学习中文,认为中国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相信匈中间的经济合作和联系将会更宽广和牢固,未来也会带来更多工作机遇。

  在中匈两国一代代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大力支持下,在文明互鉴沃土的滋养下,人文交流这棵大树不断茁壮成长。

  深度体现在文化“圈粉”无数

  匈牙利在北京设有文化中心,每年有多个匈牙利文化节目和展览,许多中国老百姓的餐桌上也摆上了匈牙利国宝葡萄酒托卡伊,许多中国人正随着“一带一路”和“17+1合作”的深入而逐渐认识和了解匈牙利。

  同样,中国传统文化也在凭借自身魅力扩大自己在匈牙利的“粉丝圈”。

  2018年替匈牙利夺得冬奥会第一枚金牌的短道速滑运动员刘少林、刘少昂兄弟是中匈混血儿,不仅阳光帅气,还会讲一口东北话,刘少林休息时偶尔还会来段天津快板,其在国外社交平台上“粉丝”众多,有许多当地人因他而喜欢上中国茶以及中国文艺。

  位于匈牙利南部的佩奇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是欧洲大陆第一所具有中医特色的孔子学院,11岁的赫纳迪?莎拉已经学习了2年中文,她对中医药非常感兴趣,希望日后成为一名中医师。她的家庭也正受她影响,她的母亲说:“有些中文课程也对学生父母开放,很有意思,因此我现在和她父亲都考虑学中文。”

  匈牙利当地民众对中医药感兴趣的原因,还在于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的积极作用,让匈牙利民众切实体会到了中医药的魅力。匈牙利东方国药集团董事长陈震说:“今年《陈博士药房》健康杂志(季刊)的重点之一是介绍如何用中医药防疫。最近一期印刷3万份已销售一空(匈牙利一本书如果卖几千册就已是畅销书),已经再次加印,这本杂志现在不仅成为新年匈牙利人送亲朋好友的礼物之一,还是用中医药防疫和健康身体的指南手册。”

  深度持续推动教育创新

  家门口可以上中国大学对匈牙利学生来说,正在从顶层设计变成现实,这意味着中文教育从小学到高中乃至大学,将贯穿匈牙利国家正规学历教育的全链条。这不仅是在中东欧地区属首创,更是匈中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厚重历史和现实积累所带来人文交流深度的必然反映。

  匈中双语学校12年级学生欧拉?索菲亚正面临要到哪里读大学的人生选择,自4年级开始就学习中文,她现在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她的目标就是考上中国的复旦大学,未来则希望留在上海工作或继续从事与中国相关的工作。

  与索菲亚有到中国留学相同梦想的匈牙利学生,今后将会有选择布达佩斯上中国大学的选项。复旦大学同匈牙利政府正在布达佩斯联合建设海外校区,将开设符合当地及欧洲需要的新兴专业,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推进高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

  与此同时,中匈两国教育交流也在持续推进中。匈牙利政府为推动匈中两国高等教育合作、留学生培养以及文化教育交流等,特别成立了中东欧文化教育中心,还在北京、太原和南昌设立了三家分支机构,并且举办了首届匈牙利线上教育展,欢迎更多的中国留学生到匈牙利读大学,期待中国留学大市场。

  深度动力源于两国政策高度对接

  匈牙利“向东开放”政策与“一带一路”和“17+1合作”高度对接,形成了不断推动两国人文交流向更深入、高层次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切行动重在落实,贵在不断克服困难、一抓到底。在2020年工作中,我驻匈使馆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工作,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在首批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工作人员到任后,使馆文教处带领文化中心工作人员克服疫情困难,大力推动注册事宜,于2020年6月中旬注册成功。

  匈牙利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既有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又有驻外旅游办事处的国家。在文化和旅游部工作部署下,在使馆的统筹指导下,协调联动,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与驻布达佩斯旅游办事处积极合作,举办了利用当地社交平台、当地人参与、加入当地食品元素的“首届匈牙利月饼制作坊”活动,活动十分接地气,大获成功。

  中国驻布达佩斯旅游办事处还把工作放在“云端”,一是利用其社交媒体平台,用中英文推出“云?游中国”系列节目,二是在线上推出中秋节文化周活动,创新宣传方式,多形式介绍中国优质文化旅游产品和线路。

  对中匈关系未来的发展,齐大愚大使充满信心。他说:“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文交流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匈民心相通,为两国友好增添新内涵、谱写新篇章,并对中匈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产生更加明显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一带一路’和‘17+1合作’的引领带动下,在中匈友好的坚实基础上,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将不断创新举措,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各层次、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经济日报驻布达佩斯记者 翟朝辉)

(责任编辑:张雪)

中匈人文交流向纵深发展

2021-01-27 13:41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