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浦东新区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 成立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智囊团”

2021年01月08日 11:2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1月7日,浦东新区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倾听扎根浦东的企业家们的心声,期望在新的一年里齐心协力,奋力推进新发展格局,推动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浦东新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智囊团”在会上揭牌。

  新成立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智囊团”将围绕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实时反映民营经济发展动态、民营企业重大诉求和共性问题提出更富创造性的意见建议;同时为加快助力浦东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更好地完成中央赋予的光荣使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浦东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有一大批技术先进、发展迅猛的民营企业是独角兽企业和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

  截至2020年10月末,科创板共有上市企业189家,浦东占16家,其中浦东民营企业12家。浦东出台了服务企业“18条”和一系列措施,2020年年中召开了信用赋能助力企业发展大会,创新推进信用赋能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促使中国银行等10家银行围绕保民生保就业稳外贸、六大硬核产业、在线新经济、小微企业等重点企业,为新区企业提供1600亿元额度的专项信贷支持,服务企业数超过1.2万户,其中中小微企业超过1万户。

  浦东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2020年11月,浦东“一业一证”改革试点获得国务院批准,成为继“证照分离”改革后的又一张改革名片。浦东新速度持续迭代升级,企业名称登记从“一天”提升到“实时”。“山姆速度”“特斯拉速度”不断刷新纪录。

  座谈会上,来自浦东新区创新药、中国芯、现代农业、未来车、智能造的常兆华、王均金、林涛、王佳韵、廖春元、唐锐、张亚东、余建军、梁昌霖等8位企业家先后作了发言。大家表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围绕聚焦强化“四大功能”、推动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为全面提升浦东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张雪)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浦东新区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 成立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智囊团”

2021-01-08 11:2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1月7日,浦东新区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倾听扎根浦东的企业家们的心声,期望在新的一年里齐心协力,奋力推进新发展格局,推动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浦东新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智囊团”在会上揭牌。

  新成立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智囊团”将围绕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实时反映民营经济发展动态、民营企业重大诉求和共性问题提出更富创造性的意见建议;同时为加快助力浦东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更好地完成中央赋予的光荣使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浦东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有一大批技术先进、发展迅猛的民营企业是独角兽企业和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

  截至2020年10月末,科创板共有上市企业189家,浦东占16家,其中浦东民营企业12家。浦东出台了服务企业“18条”和一系列措施,2020年年中召开了信用赋能助力企业发展大会,创新推进信用赋能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促使中国银行等10家银行围绕保民生保就业稳外贸、六大硬核产业、在线新经济、小微企业等重点企业,为新区企业提供1600亿元额度的专项信贷支持,服务企业数超过1.2万户,其中中小微企业超过1万户。

  浦东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2020年11月,浦东“一业一证”改革试点获得国务院批准,成为继“证照分离”改革后的又一张改革名片。浦东新速度持续迭代升级,企业名称登记从“一天”提升到“实时”。“山姆速度”“特斯拉速度”不断刷新纪录。

  座谈会上,来自浦东新区创新药、中国芯、现代农业、未来车、智能造的常兆华、王均金、林涛、王佳韵、廖春元、唐锐、张亚东、余建军、梁昌霖等8位企业家先后作了发言。大家表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围绕聚焦强化“四大功能”、推动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为全面提升浦东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张雪)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