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科学光芒照耀高原大地——追记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尼玛扎西(下)

2020年11月04日 06:48   来源: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静原 代 玲

  尼玛扎西曾这样描述青稞的良种研究和推广:“今年一看有希望,明年一种又不行,在希望和惋惜的交织中度过一年又一年。育种工作在于扎实的付出,同时又有偶然性,这也是科研的魅力所在。”

  尼玛扎西也曾这样教导科研团队里的年轻人:“我希望可以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机遇垂青有准备的人。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要耐得住寂寞,吃得起苦。丰富的积累才能为日后的创新提供准备。”

  引领青稞基因研究

  随着国内基因科学的突飞猛进,高原青稞选育工作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青稞基因组序列中,蕴藏着青稞高产优质、味美色香的关键因素,包含着抗病抗虫、耐寒耐旱、抗倒伏等优良性状的遗传信息。

  “要选育好品种,就要在基因层面深度研究,挖掘优良功能基因。”尼玛扎西相信,解析青稞的基因组序列,不仅关系着进一步改进青稞品质、提高产量,更关系着我国在大麦生物技术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2010年,尼玛扎西牵头启动了西藏青稞全基因组测序、西藏青稞起源与进化以及青稞高原适应性研究。2012年,尼玛扎西带领团队从1500多个地方品种中,筛选出种植历史最悠久、纯合度最高的品种“拉萨勾芒”,并以此为核心,开展西藏青稞全基因组测序与重测序。

  “我们成功绘制完成了全球首个青稞基因图谱!”2015年,当尼玛扎西兴奋地说出这句话时,很少有人知道喜悦的背后历经了多少艰辛。正是此次青稞基因组测序,团队发现了耐低氧、抗寒和抗旱等360个高原综合适应性特异基因,为更好地进行高原类作物改良指明了方向。随后,越来越多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育种研究领域优秀科技人才冲着尼玛扎西来到西藏,青稞育种、高产栽培、示范推广与精深产品研发团队从原先的不足10人逐步壮大到目前的40多人。

  “他对科学的执着、对青稞事业的热爱感染着整个团队,尼玛扎西院长就是我们的榜样。”西藏农科院农业所研究员曾兴权说。

  让青稞产业助民脱贫

  西藏农牧科学院的申报材料几乎都要经尼玛扎西过目,他的办公室里有一台大电视,电脑投屏后,成了他的审稿“利器”。他把每一个模块、每一条说明都反复斟酌修改,他要求团队成员千万不能抱着“先交上去再说”的心态,成熟的科研不只体现在脚下,还要有对科研工作每一道环节的责任心。

  今年全国两会上,尼玛扎西专程将他的宝贝——几瓶精心培育的青稞种子带去,与专家深入交流高原农业发展大计。“院长连什么样的种子装什么瓶子,都会花心思准备,就是想把它们展示到最好。”西藏农科院农业所副研究员王玉林常跟着尼玛扎西一起出差,他说,尼玛扎西的行李箱里不是青稞种子就是材料。

  尼玛扎西办公室的大门为所有人敞开,不少有技术需求的企业,总自发地来农科院找他。尼玛扎西只要有时间便“来者不拒”,无需预约。他也常年奔波在西藏各个青稞加工企业之间,牵头成立农产品开发与食品科学研究所,建立国内首个青稞加工技术创新平台,给企业产品研发免费当顾问……

  青稞米、青稞酒、青稞曲奇饼干……目前,西藏农牧科研机构已研制出100余种青稞深加工产品,全区青稞生产加工企业达30余家,设计加工能力在15万吨左右,青稞产业链的延长大大拓宽了高原农牧民的致富路。

  分秒必争与时间赛跑

  与时间赛跑,充分利用每一分钟,倾囊传授自己的所学所知,把全部青春奉献给祖国……他是农业工作者们钦佩的对象,也是对自己最苛刻的人。

  离飞机起飞还有时间,尼玛扎西习惯到拉萨贡嘎机场周围的农田里转转,下飞机回程的路上经过青稞田,总要搓一把穗子再走。为了选育出更加优良的新品种,他每年都要在试验田里待上五六个月,从耕地、播种到收割、打场,对成千上万的育种材料进行对比观察鉴定,并与农民长期深入交流。

  他可能是农科院大院里“最不爱回家的人”。天一亮,多少人还在被窝里,尼玛扎西早饭都没吃就去办公室处理文件;夜深人静的时候,院子里只有他的办公室灯还亮着。“有时候他刚从外地回来,第一时间不是往家赶,而是直奔办公室,他总说有些重要的东西得马上记录下来。”西藏农科院党组书记高学说。

  尼玛扎西曾说,一年365天,只有大年三十、藏历除夕和初一这三天是他的休息时间,其他时间要么与农田相伴,要么在办公室加班。

  关心他的同事总会问,“您会不会太辛苦了”。他却说:“我们做农业科研工作的,首先要有奉献精神,要舍小家为大家。农业工作季节性特别强,不能说关键的时间节点一来我却要休息,不然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东奔西忙,尼玛扎西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扑在了工作上。妻子拉琼不记得因为“催他回家吃饭”生过多少气,他总是“马上”“马上”,直到饭菜热了2回、3回,他才回来。可同为农科系统出身的妻子从心底理解他,“他热爱自己的工作,他的工作很有意义”。

  多年坚守,成果纷至沓来,而尼玛扎西很少为自己争荣誉。今年,西藏自治区科技厅曾推荐他评选个人杰出贡献奖,他却拒绝了:“我们农科院还有那么多老同志、老专家,他们在西藏工作了一辈子,什么奖都没拿过,我要是拿了心中有愧啊!”

  如今,尼玛扎西办公室门前的工作状态栏上,指针永远停留在“出差”一栏;那个每晚整栋楼唯一亮着灯的办公室也暗了下来。

  在送别的那天,亲友们陆续赶来。“他的去世,让西藏少了一位优秀的少数民族科技工作者,我们的科技管理干部队伍更少了一位优秀的同志。”西藏科技厅厅长赤列旺杰说,“现在不管走到哪个偏僻的农牧区、山沟沟,总能看到农业科技工作者们传播科学技术、转化科研成果的身影,他们都是尼玛扎西工作作风的传承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静原 代 玲)

(责任编辑:冯虎)

科学光芒照耀高原大地——追记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尼玛扎西(下)

2020-11-04 06:48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