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手中有“料”才能遇灾不慌

2020年09月10日 07:29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常理

  今年的洪水灾害非比寻常,为1998年以来我国所遭受的最为严重的一次。受灾人次、直接经济损失、转移群众数量,均较此前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尽管洪水来势汹汹,但随着我国防汛抗洪能力整体提升,我们在面对洪涝灾害时,手中的底牌更多了,心中的底气也更足了。

  在抗洪一线,既有上堤抢险、扛沙袋抵御洪水的紧张场景,又有调度室里的科学预警研判,统筹协调;既有受困群众等待救援的危急时刻,又有提前组织的有序撤离。一组数据印证了这次防汛抗洪形势的变化:今年洪涝灾害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较近5年均值下降了49.8%、57.5%,防汛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

  防汛救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各个环节、各项流程协调联动、紧密关联,只有齐心协力、无缝衔接,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抵御灾害,将损失降到最低。如果将防汛救灾工作比作一场战役,那么应急物资保障就好比战场上的补给线,没有充足且源源不断的后方支援,就没有前方战斗的胜利。

  在应对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应急物资种类很多。比如,有各类原材料、设备、军械物资等国家战略物资,还有各类专用抢险物资和装备以及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帐篷、棉被、救生衣、食物、药品等。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只有建立完善、科学、高效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才能确保灾害发生时,各类物资能够第一时间派上用场,才能有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对应急物资,要科学布局、统一调配。当前,我国应急物资存在储备数量不够、产能保障不足等问题。应推进完善应急物资保障的体制机制,扩大应急物资储备规模,完善应急物资品种结构,优化应急物资的区域布局,提升产能保障能力。比如,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综合考虑物资储备难易程度、生产周期、消耗规律、资源供给等因素,科学调整重要物资储备布局,建立完善“平急转换”机制,实现产品储备与产能储备相衔接;天津市防办组织16家代储企业储备16类防汛物资,分发到宝坻、静海等9个区,确保一旦出现险情灾情,能够第一时间调得出、用得上。

  防汛救灾工作是与时间赛跑,应急物资、救援人员早一点到达灾害现场,就有可能挽救更多的生命。因此,要提升应急物资保障的信息化水平,解决救灾物资管理效率不高、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实现救灾物资全流程、可追溯、精细化管理。

  今年汛期,有关部门运用应急资源管理平台,精准掌握地方救灾物资需求,主动与受灾地区沟通对接,快速调拨救灾物资。不等灾区找上门,而是主动联络,哪里有需要就主动调拨。据悉,今年中央救灾物资在灾后12个小时内就快速送到了受灾群众手中。

  不过,还要健全救灾物资管理、紧急采购、联合调度使用等制度机制,以解决工作机制不完善、部门对接不顺畅、信息掌握不对称等问题,不断提高救灾物资的协同保障能力。比如,工信部门组织企业全力生产各项应急救灾物资,商务部门全力保障物资调度,交通部门打通“绿色通道”,解决应急物资的运送问题等。

  总之,应急物资是应对自然灾害和风险的有力武器。鉴于我国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频发,亟待建立完善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多一分应急物资保障,就多一道安全屏障。只有手中有“料”,才能遇灾不慌,才能打赢防汛抗洪救灾应急硬仗。(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作者:常理)

(责任编辑:刘江)

手中有“料”才能遇灾不慌

2020-09-10 07:29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