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三化”互动带动山乡巨变

2020年06月26日 06:43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 宋美倩 通讯员 刘建军

  已经投入使用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河北承德丰宁人才家园为村民安居乐业提供了可靠保证。 韩春明摄(中经视觉)

  在承德隆化县汤头沟镇小偏坡营村扶贫工厂,员工在修剪即将出厂的服装。 咸力东摄(中经视觉)

  游客在承德滦平县周台子农业产业园中采摘草莓。本报记者 宋美倩摄

  集中建设的承德滦平县安纯沟门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农业生态产业园的设施农业项目。 邵 帅摄(中经视觉)

  近年来,河北承德市通过深度调研,确定了一条以“三区”同建推进“三化”互动的发展思路。就是用新型农村社区、现代产业园区、乡村生态功能区作为主要载体,通过深度开发建设,促进全市的城镇化、产业化、生态化发展。实践证明,“三化”互动有效提高了农业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明显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彻底改变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

  来到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张百湾镇周台子村,正与村民一起在大棚中采摘草莓、大樱桃的村委会主任薛俊如对记者说:“周台子村是河北最早一批实施农村城市化改造的村庄。我们将新型农村社区、现代产业园区、乡村生态功能区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20年的攻坚克难,使山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通过城镇化创建,使分布在7个自然村的680多户居民住上了人均25平方米的单元式楼房;通过产业化发展,一批现代产业项目应运而生,使集体资产由负债8万元转变到积蓄8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由不足400元上升到1.8万元;通过生态化开发,植树造林50万棵,使11.9平方公里的村域绿化覆盖率达到85%以上。“十三五”以来,承德市建成了162个集中安置新型农村社区、166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总面积达到百万亩以上的乡村生态功能区。使得全市所有县份在今年2月实现了整体脱贫“摘帽”,共减贫74.68万人,贫困人口发生率由28.41%下降到0.18%。

  产业化发展打基础

  承德气候寒冷、土地瘠薄。如何在这样一个不利的环境中让农业、农村转变落后面貌实现快速发展?承德市委、市政府通过深度调研后确定了一条以“三区同建”推进“三化互动”的发展思路,就是用新型农村社区、现代产业园区、乡村生态功能区作为主要载体,通过对其深度开发,使得全市在城镇化、产业化、生态化的互动互促上迈出崭新步伐。

  “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实施城镇化、产业化、生态化带动都是不可绕行的关键路径,放弃任一方面都会影响整体小康的进程。”河北省人大副主任、承德市委书记周仲明说。

  出于这样的认识,承德市专门出台《建设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体系实施方案》,要求全市以新型农村社区、现代产业园区、乡村生态功能区为抓手,推进全市在城镇化、产业化、生态化方面实现良性互动,融合发展。

  实现城乡统筹,产业化是必不可少的基础。为了让“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市农业发展少走弯路,承德狠抓高起点规划和高质量推进两个关键环节。对于前者,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邀请农科院所助阵,通过深入调研,结合全市生态环境特点及地理气候等因素,将全市区域由北到南划分为坝上高原生态农牧区、浅山河谷高效农牧区、环都市农业区和深山沟谷现代林果产业区四大功能区,并按功能分区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规划产业布局,确定了以中国北方最大食用菌基地为引领,以果品、肉类、中药材、蔬菜、马铃薯、奶牛6个产业带为支撑的“一环六带”全域产业布局。

  承德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依托京承、津承农业协同创新联合体,全方位开展科技协同创新,强化技术集成示范推广。目前该市已建成1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承德综合实验站和36个试验示范基地,建立了一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基地。

  双力合一使得承德产业化进程明显提速,百万吨食用菌、百万亩中药花海、百万头优质肉牛、百万只优质肉羊、百万亩经济林“五个百万”基地及京北有机奶都、京北菜篮子基地、优质马铃薯产业基地等产业带建设风生水起,平泉食用菌、兴隆、营子的果品加工、滦平中药材及生物健康等农业产业集群快速壮大。截至目前,全市已经建立230多处农业产业园区,近600家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86家、市级462家,2019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共实现销售总收入253亿元,其中43家企业销售收入超亿元,带动15万农户进入了农业产业化链条,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1.2%,一跃成为全省产业化经营率最高的设区市。

  城镇化发展强载体

  今年四五月,承德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丰宁县人才家园进入集中搬迁期。从天桥镇四道沟门村搬来的贾淑杰夫妇告诉记者:“幸福来得太突然!以前吃水常年靠挑,后来国家打井队去探测,燃起了大家的希望,可探测的结果却是根本没有水,这样恶劣的环境,我们住了大半辈子,今天终于走出了大山,不仅住进了新楼房,而且还能进农业园区务工。”

  据丰宁县委书记方志勇介绍,丰宁已经建设集中安置项目28个,集中安置4080户,1万多人,涉及24个乡镇的67个行政村、153个自然村。其中仅集中安置住宅区,就建设了标准住宅2816套,安置7931人,小区不仅配套有就医、就学、出行、娱乐、购物等公共设施,还在紧邻集中安置区东侧,建设温室大棚164个,可提供就业岗位100个。同时依托紧邻小区的炫靓集团、怀丰产业园、金田麦国际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集中的优势,可提供就业岗位1200个。这样一来,就确保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户均实现1人就业。搬迁,不仅彻底改变了山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还腾退出4553亩土地复垦复绿,可谓一举两得。

  “实现城乡统筹,推进一体化发展,最为重要的就是引导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和居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镇化就是承载平台,如果这个平台不够强大,产业化和生态化都会受到极大限制。”总结过去的发展经验,承德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因地制宜地确定了产业园区、人口集聚区同建的实施方案,先后在主城区、十一个市、县城中心近200个集镇所在地推进城市化改造,同时开展发展中心村、治理空心村等工作,让城镇化同时为产业化和生态化提供载体平台。

  在此过程中,除了丰宁的易地扶贫搬迁,平泉市通过建设中心城区及卧龙、北五十家子、桲椤树等中心乡镇推进城市化改造,先后建成新民居1万余套,并将79个村“瘦身”成了42个农业社区,还在腾退出来的土地上建成了47家重点企业、220个农业园区,为进入城镇的农民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

  生态化发展壮支撑

  在承德县新杖子乡连片建设的2万亩乡村生态功能区里,苹果、鸭梨、甜杏、西梅等果林染绿了山川。

  在该乡苇子峪村的一块林地中,贫困户李桂贤告诉记者:“我家在政府的引导下把原来种普通农作物的4亩山地栽种了三优苹果。一年下来,仅果品收入及村里扶贫产业分红两项就能获得收益6万元以上。”

  “苇子峪是一个山上村,全村大部分居民都住在海拔400米的南山坡上。地势限制,交通不便,苇子峪村一直是全县最为贫困的村庄。通过转变思路,落实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落实和市、县乡村生态文明功能区建设规划,通过引水上山、见空补绿,大力发展林果经济。”苇子峪村党支部书记孙桂生介绍说,截至目前,全村共有果园3800余亩,果树20余万株,人均拥有果林近两亩,果品年产量达到530多万公斤,实现了密集采摘期长达7个月。2014年苇子峪村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2017年入围河北省民俗村20强。目前,苇子峪村年接待采摘、休闲、观光游客达5万余人次,实现了旅游综合收入1000余万元。

  “实现城乡统筹,生态发展既是永恒的主题,也是永久的支撑。承德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中确定的京津水源涵养区和生态支撑区,生态化发展的意义更重要。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快生态建设步伐,让承德‘华北水塔’‘京津氧吧’的突出地位得到进一步彰显。”承德市市长常丽虹说。

  承德想方设法让生态建设为产业化和城市化提供支撑。比如承德地处华北和东北过渡区域,多为燕山山脉的沟谷地,过去多年依赖的粮食种植始终有着广种薄收的弊端,还破坏植被。在乡村生态功能区建设中,当地紧紧把握承德的地理气候特点,将经济林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规划了板栗、苹果、山楂、山杏等八大经济林基地。按照林上有果、林中旅游、林下间作的立体式经营模式持续发力,使经济林连续每年以百万亩的速度增加。其中林果总面积已达1101.2万亩,相当于全市农业人口人均4亩。

  农村生态功能区的大面积创建,促进了承德的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截至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58.1%,林地面积由340万亩增加到3417万亩,占河北省总量的45.1%,京津冀总量的38.4%;涵养水源能力达到37.6亿立方米,输出水源22亿立方米,出境水质监测断面达标率达到100%,被国家确定为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宋美倩 通讯员 刘建军)

(责任编辑:苗苏)

“三化”互动带动山乡巨变

2020-06-26 06:43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