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所谓涉港国安立法违反《中英联合声明》纯属伪命题

2020年05月29日 14:17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9日讯 据中国驻英国使馆网站消息,2020年5月27日,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接受香港凤凰卫视资讯台《华闻大直播》节目连线直播专访,就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立法、疫情下的中国外交政策及中英关系介绍情况、阐明立场。采访实录如下:

  

  主持人:这次中国全国人大将审议表决香港国安法立法,英国外交部表示会密切留意,并表示英国作为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国,会致力于维护香港自治,以及尊重一国两制的模式。香港回归已经23年了,对于英国政府和民间来说,香港到底意味着什么?是政治责任还是政治筹码?

  刘大使:英国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确实有着特殊的历史渊源和现实的密切交往,但这并不意味着香港是英国“政治责任”或“政治筹码”。

  历史上,香港问题曾经是中英关系的障碍,但双方通过谈判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成功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为国际上和平解决历史争端树立了典范。香港回归23年以来,特区政府依据基本法成功实践“一国两制”,保持了香港的繁荣稳定,香港民众享有前所未有的民主权利和自由。香港从中英之间的历史包袱,成为两国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为中英关系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需要指出的是,签署《中英联合声明》,是为了解决香港回归中国的问题。香港回归后,《联合声明》的历史使命就已经完成。《联合声明》1137个字、8个条款、3个附件,没有任何一个字、任何一个条款赋予英国在香港回归后对香港承担任何责任。英方对回归后的香港无主权、无治权、无监督权。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香港“修例风波”以来,英方以《联合声明》为借口采取了一些不当言行,干预了香港事务,也损害了中英关系。我们对此坚决反对。

  目前英国在港有30万公民和700多家企业,一个繁荣稳定的香港符合中英两国共同利益。我希望英方客观公正看待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立法问题,准确理解这一立法对全面贯彻“一国两制”和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相信,只要英方尊重中方在涉港问题上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不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香港完全能够继续为中英关系发挥正能量。

  主持人:英国外交部表示担心《国安法》颁布会影响《中英联合声明》,你怎么看这样的说法?这段时间,你是否也接受到不少英国媒体或者官方向你询问香港《国安法》相关情况,你是如何向他们解释的呢?

  刘大使:我在伦敦确实经常与英国的政府官员、议会议员讨论香港问题。在全国人大决定审议《国安法》之后,我同英方也有一些接触。目前,英国确实仍有一些政客固守“冷战思维”和“殖民心态”,仍未认清香港已回归中国、是中国一个特别行政区的现实。英国外交部不久前对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立法说三道四,同澳大利亚、加拿大拉帮结伙发表涉港联合声明,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我们已向英政府阐明中方立场,并通过发表答记者问、接受采访等方式,多次向英各界介绍情况、阐明立场。我们强调:

  首先,所谓“违反《中英联合声明》”纯属伪命题。中国政府治理香港的法律依据是中国宪法和香港基本法,不是《中英联合声明》。刚才我已经讲到,随着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联合声明》中所规定的与英方有关的权利和义务都已全部履行完毕。《中英联合声明》没有任何一个字、任何一个条款赋予英国在香港回归后对香港承担任何责任。

  第二,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立法及时必要。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关乎国家核心利益。去年香港“修例风波”以来,“港独”和激进分离势力活动日益猖獗,暴力恐怖活动不断升级,同时外部干预势力和“台独”势力赤裸裸地加大干预香港事务,严重危害香港公共安全,严重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现实威胁,也充分暴露了香港特区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存在的明显法律漏洞和工作缺失。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是形势所迫,也是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治本之策,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第三,维护国家安全是各国中央事权。中央政府对所有地方行政区域的国家安全负有最大和最终责任,这是基本的国家主权理论和原则,也是世界各国的通例。英国如此,中国同样如此。中国中央政府通过基本法第23条授权香港特区自行立法,履行其宪制责任,但这并不影响中央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继续建构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全国人大有关决定是对基本法实施行使监督权的体现,是对香港特区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存在的法律制度漏洞进行填补,对有关执行机制缺失进行弥补。

  第四,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立法有利于保障港人合法权利和自由。有关立法针对极少数严重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行为,不会影响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和自由,只会使香港居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在安全环境下得到更好行使。这将使香港具有更完备的法律体系、更稳定的社会秩序、更良好的法治和营商环境,我对英国人讲,国安法将使香港变得更安全、更美好、更繁荣。

  主持人:我们再来看看外交政策,2019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果丰硕,但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不少外交活动不得不暂停或取消。你认为在这个特殊时期,应该如何有效推动外交工作和国际合作?这次疫情对于中国外交,除了挑战之外,是否也有一定的机遇?

  

  刘大使:上周末,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在“两会”记者会上对疫情常态化下的中国外交做了深入阐述,明确提出将聚焦五大任务,打造新亮点。中国外交因疫情面临新的挑战,也迎来新的机遇。我们将努力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以电话、书信、视频为主渠道的“云外交”或者叫“线上外交”模式,尽一切可能降低疫情对外交工作的冲击。我认为,面对疫情带来的新形势、新挑战,中国外交将继续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开拓进取、攻坚克难,不断展现新担当和新作为,为国内发展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主要体现在“五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聚焦两大中心任务,全力服务国内建设。聚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两大中心任务,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运用各种外交资源,着眼“后疫情时代”,全面服务“六稳”、“六保”工作,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应对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在继续做好防范疫情输入的同时,逐步恢复正常对外交往,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国际互利合作,为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是进一步展现坚定意志,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防范遏制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部事务的图谋。在涉台、涉港、涉疆、涉藏问题上坚决斗争,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同时我们将继续践行“外交为民”宗旨,继续帮助海外同胞加强疫情防护,坚决维护中国公民和机构海外安全与合法权益,继续为海外同胞撑起“保护伞”、筑好“防护墙”。

  三是进一步深化伙伴关系,不断扩大“朋友圈”。中国抗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对世界抗疫做出重要贡献,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赏和认同,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我们将推动大国关系稳中有进,维护中美关系稳定大局;推动中英、中欧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习近平主席和约翰逊首相在一个多月内两次通话,共同传递了中英携手战胜疫情的坚定决心;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交往;厚植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友谊。

  四是进一步维护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改革。反对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以世贸组织为基石的多边贸易体系。坚决支持世卫组织在全球抗疫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五是进一步加强公共外交,维护提升国家形象。要讲好中国故事,特别是要讲好中国抗疫的故事。驻英国使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同时,积极开展对英工作。我们与英国政府、议会、工商界、媒体、智库、高校等保持密切沟通,凝聚共识,促进中英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今天我接受你的采访,明天我将同英国中国商会、英中贸协、48家集团线上对话,不久前我同英国工商业联合会进行了对话,我还接受英国媒体英国广播电台(BBC)、天空新闻台的采访的,向他们将中国的故事。疫情并没有停下我们的脚步,我们感觉比以前更忙了。我同中国公民线上对话已经开展了十几次了,昨天驻英国使馆与广东省共同举行“风雨同舟共克时艰”慰问旅英同胞视频连线交流会,把党和国家的关怀传递给每一个在英的公民。

  主持人:你刚才也提到,要逐步恢复国与国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为防范疫情,中国内地从三月开始全面暂停外籍人士入境,不过最近有消息指,中国将和英国政府合作,开通赴华“快捷通道”,为英国商务人士前往中国提供便利,你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具体情况?另外,对于前往英国的中国相关行业人士,英国方面会不会提供对等措施?

  刘大使: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贸交流尤其是人员往来产生了一定影响。中英两国的贸易交往特别是人员往来也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疫情暴发前,在高峰时中英两国间每周有168架次航班往来,现在大概只剩下4到5次航班了。

  随着中国国内疫情形势好转,英国在华企业复工复产和加强与中方合作的愿望迫切。中方已于近期向英方提出建议,在中英间试行重要和急需人员往来的“快捷通道”,主要适用于从事商务、物流、生产和技术服务等领域的工作人员,目的是在确保疫情防控前提下,为重要的复工复产急需人员往来提供便利。目前,“快捷通道”的适用地域包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山东、广东、重庆、陕西共8个省市。英国在华企业员工如需返回上述地区工作,可由相关企业向赴华工作所在地的省(直辖市)级商务主管部门或外事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批同意后,相关人员可按规定到我们驻英使领馆申请来华签证,在英国完成出境前健康检测取得健康证明,并在华入境后检验检疫合格,可缩短入境后隔离观察时间,尽快投入工作。

  日前,我们已向英国外交部、英国国际贸易部和英国工商业联合会、英中贸协等工商团体通报了“快捷方案”的相关安排。英方对此反应积极,热情很高。我认为这项安排会对中英尽快恢复经贸、人员往来发挥积极作用。

  你刚才也提到英方是不是也能向中方人员对等的提供互惠安排。我们也向英方提出了。我们也希望英国政府能按照对等互惠原则,做出相应安排,为包括中国工商界人士在内的中方急需赴英人员提供便利。英方表示愿意认真研究。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我们来问一下中英关系,中国和英国多年来都是重要合作伙伴,不过两国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等等近来都受到了疫情打击;另外,英国正在经历脱欧过渡期,贸易政策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你对中英两国未来关系发展,有怎样的预期?

  

  刘大使:疫情和脱欧确实给中英合作特别是经贸合作带来一定影响。不少从事双边贸易的企业面临订单下降、物流受阻、回款困难、人手不足等挑战,中英贸易数据也反映出这一点。2020年一季度中英货物贸易额同比下降21.5%;随着我们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取得进展,到四月份贸易额降幅就收窄为13%。 文化交流也受到影响,疫情暴发后,两国各自国内的文化机构关闭,许多原计划在上半年执行的合作项目不得不取消或延迟。

  尽管如此,当前中英关系仍保持平稳发展,中英两国政府致力于推进中英伙伴关系的共识和意愿没有改变,中英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两国各界支持中英合作的主流民意没有改变。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主席与约翰逊首相两次通电话,就推进中英关系、加强抗疫合作达成重要共识,重申致力于发展中英关系“黄金时代”,为未来中英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中英在抗疫政策协调、经验交流、疫苗研发、物资支持、国际协作等方面开展了良好合作,为中英关系增添了新内涵。

  两国经贸关系的基本面还是好的。从短期看,中英贸易的回升取决于两国疫情防控和经济重启的进展。当前,中国疫情防控已经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复工复产稳步推进。英国疫情控制也已出现向好发展。我们希望英国疫情形势稳定后,经济活动尽快恢复正常。我们也愿与英方共同克服疫情对跨国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影响,推动中英贸易早日恢复。从长远看,中英经贸合作的基础依然稳固,中英共同维护自由贸易的立场没有改变,中英经济结构互补的特点也没有改变。我近期与中英双方工商界人士进行了很多交流,双方都对中英经贸关系前景保持信心。

  在英国脱欧过渡期内确实有一定不确定性。我们密切关注英国和欧盟未来关系的发展走向。总体上看,英国脱欧在具体安排和进展上虽然有其不确定性,但总体方向是确定的,即英国脱欧之后仍将坚持自由贸易,仍将保持高度开放的经济政策,并将致力于打造更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营商环境。比如,英国政府近期宣布推出新的最惠国关税制度,比现行税制更加高效简便且税率更低,给中国对英出口带来一些机遇。脱欧后的英国致力于推进“全球化英国”,加强同欧盟之外国家合作。中英经济互补性强,合作基础好,利益融点多,合作潜力大。我们对“后脱欧时代”和“后疫情时代”的中英合作是有信心的。

  我们在积极推进与英方商签自贸协定,深化投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装备制造、科技创新、医疗卫生、“一带一路”等领域合作,在维护自由贸易与多边主义、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卫生安全等挑战方面加强国际协调合作。

  中英原计划今年分别主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会议。虽然两个会议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推迟,但双方准备工作并没有中止,中英将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治理领域共同发挥引领作用。

  中英文化交流确实受到疫情影响,但并未被阻断,反而开辟出新的空间。两国的文化主管部门鼓励和支持各自文化机构通过网络平台向对方民众提供文化资源,为大家居家抗疫提供精神食粮。例如,英国国家剧院、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等艺术团体在中国的视频网站播出全本演出录像,大英博物馆官网上线了中国瓷器展厅所有藏品的中文介绍;中国的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也在官网上线了英文版虚拟展厅和丰富的展品介绍。我们驻英国使馆文化处和驻伦敦旅游办还利用英文社交媒体发起了为期两个月的“足不出户,云游中国”线上推广活动,双方还就下半年和明年的合作项目保持工作沟通。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中英两国的文化交流会更加活跃。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刘晓明大使能够来到“凤凰两会直播间”接受我们的采访。

  刘大使:再见。

  

(责任编辑:朱晓航)

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所谓涉港国安立法违反《中英联合声明》纯属伪命题

2020-05-29 14:17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