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4日讯 (记者 韩秉志)1月1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19年四季度人社工作主要进展情况。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说,2019年,我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62%。
2019年,就业优先政策得到落实完善。失业保险援企稳岗加力增效,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困难企业稳定岗位,全年向114.8万户企业稳岗返还551.7亿元,惠及职工7289.5万人。
针对不同群体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19年全国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603万人次,超额完成1500万人次培训任务。阶段性放宽失业保险支持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申领条件,全年累计向126.1万人次发放补贴20亿元。
在社会保障方面,全民参保计划扎实推进,民生保障安全网进一步织密扎牢。截至2019年底,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67亿人、2.05亿人、2.55亿人;全年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为5.82万亿元,总支出为5.41万亿元,年底基金累计结余6.85万亿元。
与此同时,社保降费率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积极推进降费率、调费基,稳定征缴方式,实现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社保缴费负担实质性下降,2019年全年降费4252亿元,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3100亿元目标。
2019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扎实推进,为加快推进全国统筹打下基础。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提高到3.5%,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取得积极进展。同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职业年金市场化投资运营等扎实推进。
与此同时,投资运营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19年底,已有22个省(区、市)签署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委托总金额达到10930亿元。其中,19个省(区、市)已启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金额2123亿元,同比增加1350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实现稳步增长。
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根治欠薪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多发高发态势得到遏制。2019年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查处工资类违法案件5.8万件,为83.1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79.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3.1%、50.8%、50.4%。各级人社部门向社会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3286件,其中拖欠工资案件2395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3135件。人社部公布四批次280条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信息,实施多部门联合惩戒。
卢爱红介绍说,今年人社部还开展短缺职业排行发布工作,目的是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求职招聘提供参考,为人力资源开发和职业技能培训提供指引。近期,人社部组织102个定点监测城市公共就业机构,收集汇总形成了“2019年第四季度全国招聘求职100个短缺职业排行”。第四季度“排行”与市场季节性用工变化特征基本吻合,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24个职业新进入排行,76个职业与第三季度保持一致。其中34个职业排位上升,38个职业排位下降,排位上升表明供求关系趋紧,排位下降表明供求关系有所缓解。
二是排行前十的职业与第三季度基本一致,排位关系略有变化。
三是快递处理员、道路货运汽车驾驶员、理货员等15个职业的排位上升较为明显,短缺程度加大。这些情况与第四季度消费市场活跃度增强、用工需求加大等因素密切相关。
四是保育员、育婴员、旅店服务员等15个职位下降较为明显,供求关系缓解。更加详细的信息,大家可以到人社部网站进一步查询了解。
下一步,人社部将继续健全完善短缺职业排行的发布工作机制,初步考虑以半年为周期发布数据,进一步调整优化定点监测城市的范围,扩大数据来源,完善数据分析方法,建立更加科学、更贴近市场的排行发布制度,并推动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建立相应发布机制。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