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共和国的故事·兴林记】长江防护林:长江披盛装

2019年09月21日 07:34   来源:经济日报   

  1989年,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启动,已完成了一期工程(1989-2000年)和二期工程(2001-2010年)。三期工程(2011-2020年)目前仍在深入推进。整个工程涉及长江流域内17个省份1035个县市区,总面积216.2万平方公里。

  为保护好中华民族共同的母亲河,1989年,中央启动了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经过持续30年的建设,如今长江流域森林植被得到有效恢复,已成为庇护长江经济带和域内数亿人民的生态屏障。

  伐木人变造林人

  保护长江生态就是保护未来!

  “这片林子就是我们造的!”站在金沙江、雅砻江交汇处,隔江眺望对面三堆子陡坡上人工种植的大片剑麻林,四川省长江造林局攀枝花分局党委书记彭建刚自豪地说。

  20年前,站在这里,能看到的只有荒山秃岭和满江漂木。

  攀枝花市是我国木材重要产区,新中国成立以来累计生产木材近600万立方米,为国家“三线”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过度采伐,森林资源急剧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当地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启动后,四川省雅砻江木材水运局挂起“四川省长江造林局”的牌子。从此,“雅砻江伐木赶漂人”变身为“长江造林人”。

  攀枝花市以三堆子为突破口,以沿河、沿江为重点,全面推进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长江上游的金沙江、雅砻江沿岸区域,属于干热河谷,全年无雨,每年干旱期长达8个月,夏季地表最高温度可达70摄氏度,土地瘠薄。在这种地方造林,难度可想而知。

  1999年初,四川省长江造林局吹响了进军干热河谷的冲锋号。上千名工人每天早上6点就出发,装备只有钢钎、铁锹、十字镐、水壶、干粮、草帽。大家顶烈日,挖树坑,搬苗木。没有水,就引水上山;没有土,就挑来客土。种树不能活,就尝试耐贫瘠、耐干旱的剑麻。

  “每棵树苗都带营养袋,又湿又重。男职工每次背40棵,女职工每次背20棵。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湿透,从来没有干过。”提起往事,51岁的林业工人张体建记忆犹新。

  干热河谷造林成活的奇迹就这样发生了。

  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自启动实施以来,已完成了一期工程(1989-2000年)和二期工程(2001-2010年)。三期工程(2011-2020年)目前仍在深入推进。整个工程涉及长江流域内17个省份的1035个县市区,总面积216.2万平方公里,已累计完成造林1200多万公顷

  万里长江重新披上了绿色盛装。

  生态保护更加有力

  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实施30年来,工程区内国土绿化加快推进,生态保护更加有力,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林分质量持续提高,防护林体系不断完善,保水固土、涵养水源能力不断增强,土壤侵蚀量逐年减少,重要水库及水源地水质保持良好,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为有效扭转工程区生态恶化趋势,提高生态容量和承载力,推动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国家林草局数据显示,目前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已达44.3%以上,流域生态状况和人居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生态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在安徽省北部利辛县,过去干热风危害严重,小麦大幅减产。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启动后,利辛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网,建设以铁路、公路、沟渠为主的绿色长廊,小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干热风危害得到有效治理。在淮河源头的河南省桐柏县,昔日有大量荒山秃岭,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现在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全县森林覆盖率10年间提高了10.2%。

  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大大增强了全流域抵御旱、洪、风沙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减轻了水土流失。监测数据显示,一期工程使项目区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4.07亿吨,二期工程项目区土壤侵蚀量每年再减少2.29亿吨。上游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6.67万公顷。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5.33万公顷。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乌江、汉江等重要支流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土流失面积缩减速度持续加快。

  尤为可喜的是,依托森林景观资源,目前流域各地普遍发展起生态产业。以攀枝花市为例,近年已建成“迷昜森林”“花舞人间”“万宝营”“岔河同德”4家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全市每年实现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收入13亿元,一大批林区群众在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中实现了脱贫致富。重庆市石柱县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高山、湖泊、草地、湿地等自然景观,发展森林康养观光游、休闲游、体验游、养生游,每年森林康养旅游共接待游客54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7.3亿元,对财政贡献率达到11.5%。石柱县黄水镇依托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每年接待游客80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6.3亿元。黄水镇60岁的农民马富玆经营“林家乐”,年收入达30万元。

  万里江山展新姿,真正是:坡变绿,江变清,人变富!(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黄俊毅)

(责任编辑:冯虎)

【共和国的故事·兴林记】长江防护林:长江披盛装

2019-09-21 07:34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