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盒马的另类扶贫:四川丹巴山谷走出网红蔬菜

2019年09月09日 11:2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今年以来,四川丹巴县八科村村委会主任蒋朝林接到了很多在外打工的乡亲的电话。打电话的缘由都差不多,“问问种豆子能挣多少钱,值不值得回村干。”

  村民说的豆子,是丹巴县特色农产品黄金荚,一种金色的四季豆。黄金荚纤维少、品质好,多以嫩荚做菜用,口感清脆、味道清香,最适宜生长在土质深厚、松软、排水良好的土壤里,丹巴境内的高山深切河谷,是黄金荚生长的绝佳土壤。

  2017年,丹巴县决定将黄金荚作为脱贫产业予以扶持。丹巴县委书记何文才告诉记者:“脱贫关键靠产业,丹巴全县有耕地7万多亩,农村人口5万多人,平均一人一亩多地,靠种植传统作物收入肯定不高。但是我们这里气候好,农产品品质好,所以我们就计划做特色农产品,提高耕地亩产值。”

  八科村自上世纪50年代就有种植黄金荚的传统,也就成为发展黄金荚产业的试点村。

  2018年,在蒋朝林的带领下,八科村种下30亩黄金荚,但等到丰收季节,迎面而来的,是一盆冷水。

  黄金荚成熟后,黄金荚收购商江孝明向蒋朝林下了500斤订单。村民上交的黄金荚达到1500斤。江孝明拉着一车的黄金荚到了成都。一周后,为了处理滞销的黄金荚,他花了600块钱请人倒进垃圾堆。

  蒋朝林“不信邪”,自己又拉了一车去康定和都江堰卖,结局也一样,“围观的多,但是大家走近一看,都不认识,转身就走了。”

  蒋朝林还曾给能联系到的食品加工厂一家家打电话。只有两家省外的公司表示愿意尝试,蒋朝林分别寄了10斤样品黄金荚过去,再没有回音。

  靠黄金荚脱贫的计划,看起来要黄了。

  2018年7月,阿里巴巴旗下的新零售平台盒马鲜生的买手来到了丹巴县。

  何文才回忆,“我们觉得对黄金荚来说,这可能是个机会。大家都知道这是好东西,卖出去一定受欢迎,但是过去我们没有好的销售途径。”

  成都盒马采购负责人熊志然说:“他们给我推荐了特色黄金荚,我一看卖相很好,口感很好,还是这里的特色农产品,我觉得这个东西有机会‘火’。”熊志然建议他们,扩大种植面积,并表示盒马将收购当地的黄金荚。

  今年6月初,黄金荚进入盒马成都门店销售。随后,成都盒马通过内部机制把黄金荚推向了全国门店。3周以后,黄金荚已经供不应求,成为盒马的网红商品。

  成都盒马总经理桑海欧说:“我们把这个品种发给了各个城市的采购总监,他们试了一下后,都说要采购。从全国的盒马门店来看,目前的销量和前景都很好。”

  黄金荚热销背后,是盒马一边开店一边建设上游基地的努力。盒马蔬菜采购专家瞿杰认为,黄金荚可以卖到全国,靠的是盒马的订单农业、沉淀的大数据能力、供应链能力。依托这样的能力,可以把更多的特色农产品带向盒马,同时帮助上游农业。

  “订单农业,可以以销定产,能够减少生产冗余,抵御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以黄金荚为例,以前是菜贩子收,没有规划,没有订单,产业发展比较盲目。我们会根据门店消费情况,预估出黄金荚的采购量,反推到需要种植多少,把种植建议给种植的村或者合作社,他们依据建议制定生产计划,避免想发展不知道如何定量的风险。”瞿杰说,“我们不断累积产品真实的销售数据,根据不断优化的预测模型,预估市场规模,帮助我们修正之后的销售计划。一般误差不会超过20%。此外,我们会通过促销活动、变更区域陈列方式等保证产品销售和上游生产规模的平衡。”

  盒马的目标消费者消费能力较强,保证了盒马拥有较大的商品定价权空间。这使得商品价格的市场波动不会对盒马的商品产生太大影响,从而给予上游农产品生产者更强的收益保障。

  黄金荚畅销的背后,八科村的村民们距离脱贫致富更近了一步。蒋朝林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不断有新的村民加入种植行列,不少外地打工的村民也选择了回村种黄金荚,目前八科村和周边村已经有110多户村民种植黄金荚,一亩地的收益约七八千元。

  有了赚钱门路的村民,也勤快了起来。黄金荚滞销的时候,江孝明常碰到村民在家门口支起桌子打牌。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很少见了。

  今年7月25日,在丹巴县八科村村委会,瞿杰代表盒马授予八科村“盒马合作种植基地”的牌子。何文才说,“农业是丹巴发展的重点,我希望丹巴有更多的盒马村,让丹巴县变成盒马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袁勇

(责任编辑:何欣)

盒马的另类扶贫:四川丹巴山谷走出网红蔬菜

2019-09-09 11:2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