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从速度泉州到质量泉州

2019年09月09日 07:33   来源:经济日报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转型升级 一线城市调研行】

    从速度泉州到质量泉州

  70年,泉州巨变。

  第一眼看泉州,总是会被“泉州速度”所震撼。相信这样一串数字也会给您类似的感受:1949年,1.33亿元;2018年,8468亿元。这是相隔70年,泉州GDP的变化。1949年,泉州人均GDP仅61元,到2018年,这一数字飙升至97614元,70年增长370倍。可以说,70年来泉州脱胎换骨了。

  新中国成立之初,泉州的“底子”还比较薄弱,由于地处海防前线,基本没有工业。直至改革开放初期,泉州依然基础设施落后、城镇规模小、带动能力弱。但地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商贸兴盛的历史、东西交融的文化根植于泉州人的血液之中,泉州人也攒着一股子拼劲、闯劲。

  改革开放后,泉州人抢抓机遇,甩开膀子、破除禁锢。泉州率先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村村点火”“前店后厂”,从一双鞋、一颗糖、一片纸开始,迈出了民营企业发展的第一步。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泉州民营经济的起步阶段,政府就能时刻以人民为中心,“该管的管、该放的放”,相关部门敢于打破条条框框,旗帜鲜明地放手扶持,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较为宽松的环境。正是得益于这样良好的营商环境,泉州民营经济异军突起,探索出一条以“晋江经验”“泉州模式”为代表的发展道路,涌现出了恒安、安踏等一批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泉州速度”由此而来。1992年,泉州GDP突破百亿元,2002年突破千亿元。2010年以后,泉州更以一年一个千亿元的速度向前迈进。2011年,泉州GDP站稳4000亿元关口,2013年达5000亿元,2015年超过6000亿元,2017年超过7000亿元,2018年超过8000亿元。

  进入新时代,泉州转变发展理念,更新发展思路,谋求在高质量发展中一马当先。他们想,GDP上来了,但在建设宜居城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上还要发力,在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上还要发力,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管理上还要发力。

  思想上认清了,行动就有力了。

  如今,靠实业起家的泉州,正在大力挖掘传统产业新价值,发展新制造、新经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1234”现代产业体系。泉州更以“晋江经验”为未来前行的航标,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胆试、勇敢改,力争再创“晋江经验”新辉煌。

  以“生态+城市”的理念,泉州正外塑形象,内炼品质,加快提升综合承载力和宜居度,实现城产人融合发展。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推进生态文明试验,推进节约循环发展,泉州正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让泉州人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空气,头顶一片蓝天。

  围绕交通、住房、医疗、环境、基础设施等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泉州正逐步把老百姓的烦心事一件一件解决好,让人民的生活随着经济发展一年比一年更好。

  如今的泉州,正奋力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宏伟篇章,全力打造质量泉州。(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作者:陈果静)

泉州中心市区。 陈英杰摄(中经视觉)

  盘活老城:留住城市的“根和魂”

  从通政巷往东南走,有泉州文庙和以中西合壁式建筑知名的中山路。成排的骑楼和古朴的招牌很容易让人产生穿越感;从通政巷往西北走,是更有名的西街,也是泉州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扎堆的古建筑和特色小吃每年都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

  这些各具风情的老街小巷,成为今天泉州最为游人称道的特色之一。因为这里的街巷都是“活”的,充满着生活气息而非千篇一律的商业氛围。泉州人认为,老城的精气神就在人气上,改造老城必须要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人留乡愁。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就拿金鱼巷来说,270米的小巷,改造花了半年多。告别杂乱的电线和违章建筑,精心设计的微景观配合着沿街小店个性化招牌,颇有些江南园林移步换景的意境。独具匠心的金鱼地雕、因地制宜的景观设计,都是增补功夫,泉州人说叫“微改造”,可谓慢工出细活的样板了。

  城市要保持活力和人气,不仅要有适宜的生活还要有适宜的工作。曾有人把老城区比作老灶,不像冷灶还得费劲去烧热,改造得好了,自然而然就能吸引八方资源。但是这份人人可见的资源,并不那么容易盘活。老城街区通常比较狭窄,又不能轻易拆建,所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就成为不少地方的选择。然而,说是文化创意积聚区,弄不好就会被商业逻辑带跑,演变成低档旅游纪念品和小吃一条街。

  在离西街不远的地方,坐落着泉州第一个文化创意园:源和1916。园区成立于2010年,其前身是创办于1916年的“百年老字号”源和堂蜜饯厂。经过9年发展,它已吸引包括门里集团等在内200多家企业入驻,其中三分之二是文化创意企业。这里不仅是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还是4A级国家旅游景区。园区运营公司副总经理傅毓琦说,文化创意园能不能守住主业、保持活力,除了自身努力还需要三个外部条件:所在城市要有足够多的常住人口、物质积累和文化底蕴。“文化企业办好了效益会非常好,但前期需要投入,而且培育期很长。泉州GDP连续20年居福建省首位,有经济实力,常住人口870万,又是历史文化名城。没有这些条件,园区走不到今天。”傅毓琦说。(文/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乔申颖)

  山水联动:要高颜值也要高质量

  在泉州大坪山体验城市绿道,沿途山景海景令人心旷神怡。人行步道和自行车道互不干扰,时时还有玻璃栈道、花墙果架带来惊喜。泉州市城市管理局四级调研员林谋雄说,目前建成的只是泉州城市绿道系统的一小部分,四公里的示范段。全部建成后,将包括16.5公里水线和22.5公里山线。这些仍然只是整个“生态连绵带”建设计划的一小部分。这个“生态连绵带”,不仅要为群众提供优质生态产品,还可通过整体规划优化城镇空间布局,解决无序开发问题。

  “按照规划,将在2980平方公里范围内建设生态连绵带,用一条条绿道串起山林、水体、田园、湿地、海洋等,最终打造一个山水联动的田园城市。”林谋雄说,规划中的生态连绵带项目有22个,包括三种样式:生态屏障区。环泉州湾周边策划建设多个生态郊野公园,目前已完成矿山生态恢复治理313万平方米;生态廊道区。围绕泉州自然山脉水系,构建山海联廊,把农田、湖面、鱼塘、湿地等汇聚成整体风景;生态体验区。重点实施“山水园林”“文化园林”“百姓园林”三大工程。

  如今,“生态+”已经成为泉州城乡建设的新理念。以“生态连绵带”为抓手构建“山水田园城市”,不仅让泉州城市过去的低颜值成为历史,更通过对自然资源空间的统筹,探索出了生态与城镇、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文/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乔申颖)

  工业互联网:为传统产业注入新动能

  针对鞋业产业培育的“鞋创云”、面向鞋服辅料产业上下游企业制定协同解决方案的“辅城”、陶瓷产业的“爱陶瓷”……近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福建省泉州市采访时发现,数字化发展为传统制造业提供了快速反应、定制化、个性化服务等新机遇,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成为泉州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

  福建省辅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施宗兴从事鞋服辅料行业20多年。他认为实行产业链信息化、数字化重塑,有赖于企业内部数字化重构。对于长期存在于传统中小企业内部的“痛点”,落地协同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将大有可为,既能消弭各部门之间的阻隔,又能数据化重塑供应链,推动鞋服产业适应市场需求。于是,传统制造业出身的他逼着自己向数字行业转型,用3年时间,带着新组建的团队开发出“企业辅城”“鞋服供应链平台”等软件。

  在位于泉州晋江的辅城总部,施宗兴用手机演示着辅城系列软件。他说:“‘企业辅城’就是企业‘连接器’,开放连接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在移动办公、人事管理、协同生产管理、协同上下游管理等各环节实行数字化重构,帮助企业快速实现信息化、数据化,实现上下游企业和周边服务企业的智能互联。”

  在泉州市伟启拉链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志诚看来,过去为了保证资金安全,出账必须由财务审核、企业主签字,虽然稳妥,但环节多且效率低。通过“企业辅城”,一部手机就可随时完成内部管理流程,直接审批、支付,迅速到位。

  “鞋服供应链平台”是辅城的另一核心平台,主要面对鞋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作为辅城最早的用户之一,晋江浔光拉链有限公司尝到了不少甜头。不久前,晋江浔光在合作的七八家供应商中寻找一款拉头无果,结果在“鞋服供应链平台”上不到半个小时便找到了适合的供应商。这让他们认识到,上下游间信息畅通是企业运行顺畅的关键。

  目前,泉州市众多工业互联网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如“鞋创云”已完成鞋业联盟的组建工作和10个线上子平台的开发,去年上线运营,已入驻企业1200多家;“泛家居”入驻企业325家,品类覆盖水暖卫浴、石材、安防、陶瓷、门窗、家具家私等建材全品类,商品、服务超35680种;“爱陶瓷”平台去年已入驻企业1000多家,包括陶瓷研发、设计、材料、制造、销售及相关服务等产业上中下游企业。依托一个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泉州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铿锵有力。(文/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薛志伟)

  智能化发展:转型升级焕发新活力

  “智能化发展方向是必然的,柒牌必须抢占先机。”柒牌集团董事长洪肇设说,传统产业必须加快智能化升级。

  2015年,柒牌就开始规划智能领域的发展,通过与智能供应链、智能终端及智能产品的连接和提升,实现了传统时尚产业链的智能化升级,并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目前,已形成以智能时尚生态圈——智能产品、智能零售、智能物流、智能制造、智能办公为依托的多品牌发展格局。

  这只是泉州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泉州以制造业起步,依托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以鞋服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在泉州发展较快。然而,随着传统产业产能扩大,叠加劳动力成本上升、产能过剩、库存增多、利润趋薄等问题凸显,转型势在必行。

  当前,泉州企业的发展模式已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转变。在此过程中,品牌战略多元、资金充裕的龙头企业脱颖而出,安踏、恒安、九牧等就是其中的代表。2018年,150个制造业龙头项目完成投资600亿元,安踏一体化、晶安光电三期、通达三期等建成或部分建成,中化乙烯、九牧智慧制造等加快推进,三安高端半导体、美的智慧家居等顺利开工,HDT高效太阳能电池、国脉生物科技等签约落地……泉州产业转型步伐正在加快。

  企业转型内生动力足,政府强化示范引领。泉州加快推进制造业数控化智能化改造。2018年,推广应用数字化生产线127条、智能装备和工业机器人1330台(套),新增国家级智能制造项目3个、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4个。同时,大力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营造创业创新生态。通过42项创新举措,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18家、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132家。深入实施人才“港湾计划”,新认定高层次人才1087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国务院特殊津贴各4人。接下来,泉州将深挖实体经济潜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传统制造业自动化、数控化、智能化改造,继续大力挖掘传统产业新价值,让传统制造业通过转型升级焕发出新的活力。 (文/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果静)

(责任编辑:刘江)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从速度泉州到质量泉州

2019-09-09 07:33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