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泉州从工业“一穷二白”迈向制造业大市

2019年09月06日 10:1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9月5日上午,福建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泉州专场在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泉州市委书记康涛,泉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永礼,泉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洪自强,围绕“弘扬‘晋江经验’ 心无旁骛做实业 实现高质量发展”介绍有关泉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泉州古称刺桐,曾经是10至14世纪宋元时期的世界商贸中心、“东方第一大港”。过去,泉州人下南洋、讨生活、闯世界,泉州成为全国著名侨乡。改革开放一路走来,面对起步条件差,输人不输阵,面对创业坎坷,输赢笑笑,充满韧性。

  “说起泉州的历史和现在,我们经常提到3个关键词:一是海丝城市,二是‘晋江经验’,三是爱拼敢赢。”康涛说,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人民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实现了历史性的进步和变化。

  从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到小康富裕

  “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处辟,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北宋·谢履《泉南歌》)。这样的自然经济状况,形成了泉州独特的人文历史。1949年全市GDP1.33亿元,1978年人均GDP排在全省末位。发展到2018年,全市GDP达8468亿元、占全省23.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两成和四成。

  从工业基础一穷二白到制造业大市

  新中国成立时,泉州工业大部分是手工作坊,又地处海防前线,常年投资少,工业基础长期薄弱。改革开放以来,泉州抓住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旗帜鲜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蕴藏在侨乡大地的商品经济意识被唤醒。一批农民卷起裤管、洗脚上岸,做起了“小商品、大市场”,拉开了“三来一补”的乡村工业化,民营经济迅速成长。

  1978年到2018年,泉州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7.3%,1993年甚至一年就翻了一番。2018年,工业规模1.82万亿、约占全省三分之一,形成了纺织服装、鞋业、建材家居、食品饮料、工艺制品、机械装备、石油化工7个千亿产业集群。

  从“乡镇企业一枝花”到县域经济竞相发展

  1984年,泉州诞生了全省首个亿元镇——陈埭镇,被誉为“乡镇企业一枝花”。当时,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泉州也素有亲帮亲、邻带邻、抱团发展的传统,纺织服装、鞋业、建材家居等迅速发展,形成一县为主、多县分布、成龙配套的产业集群。县域经济蓬勃发展,晋江、石狮、南安、惠安、安溪5县(市)多次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2017年晋江成功申办第十八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1998年上海曾经举办第十一届世中运,晋江作为县级市举办世中运,充分说明了福建县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

  从“南北一条街”到环湾城市格局

  泉州市民把当年老城区描述为“一二三”,即“南北一条街、东西两座塔、路上三岗亭”。1978年,建成区仅7.74平方公里,相当于宋元时期的规模。

  今天的泉州,古城实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国家试点,新城“沿江、环湾、面海”发展,环湾建成区面积226平方公里,人口189万。海陆空综合交通体系完善,泉州晋江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744万人次,在全国235个通航机场中排名42位,2018年增速全民航第一;港口吞吐量1.3亿吨;铁路通车里程360公里;19条高速公路通达全境,绝大多数乡镇都能在20分钟内上高速。泉州曾经“市井十洲人”,也沉寂过几个世纪,正是改革开放,正是“一带一路”建设,泉州成为当代海丝战略支点城市之一,相继举办中阿城市论坛、海丝国际艺术节、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等重要活动。

  深入践行“晋江经验”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泉州取得“四个一”的进步和变化,都是在党中央、福建省委领导下,海内海外泉州人团结拼搏、艰苦创业的结果。在这样的奋斗历程中,特别让泉州干部群众记忆犹新、振奋鼓舞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总结“晋江经验”,给泉州有力的指导、指引。“晋江经验”,既是提炼升华,也是前瞻思考,成为指导泉州不断跨越、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17年来,泉州深入践行“晋江经验”,全市GDP增长了5倍,工业增加值增长了6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出口都增长了10倍。

  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始终坚持实体经济当家,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总体实现稳中有进、稳中蓄力。2013年至2018年,泉州GDP年均增长9.3%,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0.1%,亿元企业数从1704家增加到2692家,制造业占GDP比重稳定在50%左右。

  抓产业链,做强“三个板块”。泉州企业家的一大特点就是务实实干,专注做实业。致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认真梳理产业链条,大抓高新建链、传统强链、重化补链。2013年以来工业投资占固投稳定在35%左右,年均增长17%,去年高新技术、石油化工投资增长均超40%。目前,投资超30亿的在建制造业项目16个,其中超百亿5个,总投资1300亿元。

  具体做法有三方面:高新板块抓建链。重点抓集成电路、化合物半导体等,努力在技术迭代周期内把产业链做起来。集成电路链条,基本涵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终端应用”全产业链,化合物半导体链条形成系列化项目,并延伸到光子、激光、封测、特种气体等领域。近年来,高新产值年均增长近20%,去年近3000亿元。

  传统板块抓强链。泉州已形成了集群优势,重点是加快构建产业生态圈:一方面,提升产业链韧性,把功能性纤维、高端染整、精品制造等关键环节补起来,目前在建化纤、染整、鞋材等中间项目14个、总投资200亿元;另一方面,提升协作配套水平,把龙头、代工、专精特新等环节做强,完善供应链金融、现代物流体系、公共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配套,形成“搬”不走的优势。比如,安踏智能一体化项目,包括四个中心,高端制造中心、配送中心、研发中心、展示中心,其中配送中心可支撑超500亿的业务规模,总仓直配全国超万家门店。这样的一体化项目还有10多个,是供应链的核心环节,有利于企业把“祖厝”和“根”留在泉州。

  重化板块抓补链。主要是石化产业和机械装备产业。泉州有联合石化、中化两大“油头”,重点是延伸“化尾”,把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等环节补起来,这几年抓了乙烯、芳烃等23个重点项目。机械装备主要是从用到造发展起来的,特色是轻工装备,许多领域在全国领先,是全国针织大圆机、砖机、制鞋机等的主要生产基地,工信部和省里认定细分领域单项冠军7家。这几年机械装备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2018年达2000亿元。

  抓创新驱动,加快“三个赋能”。泉州是全国重要的消费品制造基地,民生消费品永远有市场。当然,前途是新价值制造,是新材料、新零售、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的广泛渗透应用。这些又要靠人才技术,近几年泉州引进建设中科院、华中科大等14家大院大所和石墨烯研究院等44家新型研发机构,突出“以用为本”,着眼于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有力助推了产业“三个赋能”。

  生产赋能,通过机器换工,从人工车间到智能车间。2013年开始,在科技部、工信部、中国工程院等国家部委和省里的大力支持下,泉州全方位推广“数控一代”应用。一家一家帮企业算经济账、逐行业推广,全市已有超50%的规上企业参与。6年来,共推广工业机器人近9000台,建成数字化生产线近700条、智能车间近百个。

  产品赋能,通过融入新技术新材料,薯片芯片都有高科技。有企业家形象地说,无论是薯片,还是纸片、鞋片、布片,只要科技赋能,就有核心竞争力。目前,传统产业衍生出超千亿元的高新产值,比如,石墨烯新材料广泛渗透到纺织面料、鞋材、涂料、光伏等领域,产品的性能和品质大幅提升。在这一轮科技赋能中,泉州大力培育一批专注制造业的本土科技小巨人,此类规模以上企业有100多家,产值保持两位数高增长,再过几年就可成为泉州制造的中坚力量。

  平台赋能,通过工业互联网,从传统集群到现代生态圈。过去,主要是地理空间集聚。现在,虚拟空间集聚正在形成。形象地说,过去是“千军万马跑供销”,现在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可以做到“千企万商网相连”。

  近年来,福建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泉州以供应链为纽带,鼓励“大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进平台”,支持企业“生产设备上云”和“管理流程上云”,以此牵动生产标准、管理模式变革。大力扶持原辅材料交易与金融服务、第三方与第四方物流、检验检测和工业设计等新业态,涌现出20多家平台企业。比如,一品嘉平台,有注册企业6000家,年交易额50多亿元,企业采购成本降低2-3%,交货天数缩短5天。还有,海丝泛家居,整合了厨卫、石材、陶瓷、家私、安防、装潢设计等众多行业,跨界联合开拓海丝沿线市场,形成“一站式”装修生态圈。在生产智能化、服务制造融合中,沉淀了大量数据,像一座富矿。在产业数字化中,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探索制造业城市发展数字经济的路径,争取走在工业4.0时代的前列。

  抓政企互动,着力“三个关键”。政企互动是泉州营商环境独具特色的一环。泉州着力正确处理好服务和引导关系。具体来说,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实业导向造环境。正确处理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从过去的先产业后城市,到产业升级、城市先升级,再到当前的“房住不炒”、产城人融合。二是踩准节拍促转型。从过去抓质量、创品牌、促上市,到前几年的机器换工,都是抓住转型阶段特征,因势利导,一波一波推动升级。三是既亲又清优服务。一方面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主要是压缩自由裁量权,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让企业“谁来办事都一样”;另一方面,联系企业“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泉州将把帮助企业应对当前挑战,特别是落实好“六稳”措施,作为查问题、办实事、解难题的重要内容,继续服务好民营企业,把实体经济作为泉州的根基引导好、发展好。(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薛志伟 通讯员 林坚

(责任编辑:何欣)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泉州从工业“一穷二白”迈向制造业大市

2019-09-06 10:1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