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2013-2018年中国空气质量改善报告》发布:74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42%

2019年06月05日 14:08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生态环境部对外发布《2013-2018年中国空气质量改善报告》。

  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在经济持续增长、能源消费量持续增加的情况下,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2018年,全国GDP相比2013年增长39%,能源消费量和民用汽车保有量分别增长11%和83%,而多项大气污染物浓度实现了大幅下降。首批实施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42%,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下降68%。其中,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3个重点区域PM2.5平均浓度分别比2013年下降了48%、39%和32%,珠三角9个城市的PM2.5平均浓度从2015年起,连续4年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北京在2013年以来,PM2.5浓度大幅下降,从89.5微克/立方米降到2018年的51微克/立方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从58天减少到15天。

  报告认为,2013年以来,我国其它主要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28%和26%,酸雨面积也呈逐年减小趋势。同时,我国积极履行《巴黎协定》减排责任,初步扭转了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对环境改善做出积极贡献。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任重道远

  《中国空气质量改善报告》认为,尽管我国的蓝天保卫战取得阶段性进展,但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治理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报告认为,目前我国还有6成以上的城市PM2.5年均浓度仍未达到35微克/立方米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要求,与10微克/立方米的世界卫生组织准则值还有较大差距善。一些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不明显,北方地区秋冬季重污染天气仍然多发频发。

  随着我国区域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大气污染物减排空间进一步收窄,治理难度将越来越大。目前,我国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結构、以公路为主的运输结构还没有根本转变,打赢蓝天保卫战,仍然是一场大仗、硬仗和苦仗。

(责任编辑:单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