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杨安:如何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下半场”?

2019年05月23日 15:0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编者按:

   5月19日,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国家信息中心邀请,“大数据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课题组组长、首席专家,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武汉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北京研究院院长杨安同志,就如何《构建新型基层治理体系,打造扫黑除恶坚固防线》在国家信息中心第二次开讲。本文根据演讲内容编成,以飨读者。

   杨安教授首先介绍,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已经接近半程,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期中考试”答卷。一句话,全国“期中考试”结束!成绩优异!如何打好专项斗争“下半场”? 带着这一重要问题,结合课题组进行的专题调研,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特点、新要求、新形势,如何构建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如何标本兼治,以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和介绍,并谈了他的进一步思考和建议。

  此次讲座就如何应用网格化服务管理、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善于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构建新型基层治理体系,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打造扫黑除恶坚固防线、以及如何构建长效机制、法律上要开展执法与司法立法衔接与研究、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建立基层政法机关和基层社会治理各有关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分析、信息沟通机制为要点,杨安教授进一步分享他的研究成果与建议和思考。提出要以大力加强基层治理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成效、农村法治文化、法制文明建设,乡镇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基层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建设、加快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等来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探索一条使我国基层社会既充满活力、又保持秩序、人民友善、和谐、诚信、民风淳朴、有信仰的标本兼治之路。党中央提出市域社会治理的概念,“打造市域前线指挥部,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模式。构筑好基层“桥头堡”,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的本土化特征新路径和新概念。未来的乡村、社区、城市是数据驱动的智能社会和城市,改进社会治理的运作方式是改善人口生活、改进社会秩序的最好途径。当今的人类社会,大多数人口将居住在城市、市域,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也必将给市域社会治理、城市治理带来转型创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我国的城镇化加快建设推进,更多农村人口迁移、居住至城市,市域社会治理、城市治理要也会面临越来越重要,随之而来的解决方案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近年来我国犯罪发展态势发生很大变化,有组织犯罪的实施更多是通过网络进行,如果不打早打小,后果不堪设想。一些私营企业尤其是农村乡镇企业为黑恶势力把持,但大多数私营企业是合法经营的,要注意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黑恶势力是社会毒瘤,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秩序,侵蚀党的执政根基。杨安教授认为,扫黑除恶,就是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环境,恢复黑恶势力业已破坏的经济秩序,进一步推动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本次讲座杨安教授通过相关案列的呈现对“恶势力”、“套路贷”、“黑财产”、“软暴力”等相关组织与形式进行了解释。关于“套路贷”,杨安教授对浙江省扫黑办公布的4起破获的典型案例进行了阐述,包括杭州萧山胡剑冰“校园套路贷”组织犯罪案、金华义乌王俊明“现金套路贷”组织犯罪案、绍兴越城陈义展“网络套路贷”组织犯罪案等。“套路贷”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犯罪,成因复杂、违法犯罪手段隐蔽多变、欺骗性强、危害性特别大。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浙江各级政法机关主动出击,公安机关打击处理“套路贷”团伙343个,取得明显成效。

  而关于“软暴力”,杨安教授介绍了2018年9月,山东省公安厅通报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5起典型案例。研究发现,为逃避政法机关打击,黑恶势力形式“合法化”、头目“幕后化”、成员“雇佣化”特点凸显,发现和打击难度加大,而且更多是通过聚众摆场、跟踪滋扰等“软暴力”方式实施违法犯罪,涉黑恶犯罪呈现出了一些新变化、新特点。例如,软暴力追债用高音喇叭播放哀乐,以卢某刚为首的涉黑恶犯罪团伙先后向100余人高利放贷,大肆实施寻衅滋事、非法拘禁、强迫交易、虚假诉讼、非法侵入住宅、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采取打横幅、用高音喇叭播放哀乐、录制视频发朋友圈等“软暴力”方式非法追债,迫使1名被害人自杀未遂,多名被害人流离失所。青岛市公安机关针对此次案件,共抓获涉案成员15人,破获刑事案件60余起。除此之外,还有垄断建筑工程恐吓殴打,断水断电、控制海鲜市场成立海上“巡逻队”、垄断渣土市场成立协会非法收取管理费、控制牛羊市场强收配货费出门费等软暴力形式。

  在讲座当中,杨安教授还通过对辽宁、吉林两省涉黑涉恶问题,课题组开展的调研情况进行了介绍。2017、2018年以来,课题组专家团队采取实地调研与书面调研相结合、会议座谈与个别访谈(暗访)相结合、剖析案例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等方式,分成3个小组深入吉林、辽宁6个地市和11个县(市、区)实地调研,查阅60余起典型案件材料,召开10余次座谈会、参加座谈340余人,个别访谈30余人,走访40多个村、社区、工地、市场、企业等场所单位;同时,安排13个地市围绕调研提纲认真总结思考,向中央提交了书面报告。通过报告分析,打黑除恶行动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工作协同性不够,没有真正形成合力;二是思想警惕性不高,对轻微违法行为关注不够;三是与反腐结合不紧密,深挖“保护伞”后台不够;四是法规制度不完备,不适应现实斗争需要;五是打击难度加大,工作力度和效果上有欠缺。而对于全国扫黑除恶的治理,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人工智能同社会治理的结合,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加强智能化建设,优化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深入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讲座的第二部分,就如何发挥网格化服务管理应用来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治理体系进行了讲解。

  杨安教授指出,要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程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制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坚持源头治理,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而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提出具有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体现,杨安教授表示,首先,它将过去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网格化服务管理”使群众工作的信息传导机制得到有效转变;最后网格化服务管理使传统管理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得到有效结合。

  紧接着,杨安教授通过浙江衢州开展的“小网格大比拼”衢化街道首届网格活力大比拼活动、重庆黔江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助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及四川省网格化服务管理助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案例指出了网格员参与扫黑除恶小“格格”如何发挥大作用。网格员作为群众与政府间的纽带,是整个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们拥有着熟悉网格内人、地、物、事、组织等社会治安要素的优势:源头治理,网格员参与扫黑除恶;广泛宣传,挤压黑恶犯罪滋生空间;信息助力,研发线索收集工作模块。例如,在四川省甘孜县,网格员们深入辖区内治安难点开展宣传工作,做到“不漏户、不漏人”,召集居民以座谈会和坝坝会方式开展法治宣讲,面对面以案说法,向群众讲解“什么是黑势力、什么是恶势力”。宣传活动覆盖全县22个网格,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540余人,受教育群众达4000余人。将网格员纳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是化被动等线索为主动发现线索的创新举措。

  讲座的第三部分,杨安教授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构筑起扫黑除恶坚固防线进行了重点介绍。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思路新举措,推动“枫桥经验”从地方精致的“盆景”上升为全国精彩的“风景”,从乡村“枫桥经验”衍生出城镇社区“枫桥经验”、海上“枫桥经验”、网上“枫桥经验”等集群,从社会治安领域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形成了满园春色的新局面,也使得“枫桥经验”展现出历久弥新的魅力。从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持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创新了党建引领的方式方法;二是探索了群众路线的实践路径;三是丰富了“三治结合”的有效形式;四是开创了“三共一体”的治理格局;五是健全了“三不目标”的实现机制;六是迈向了“三和相融”的崭新模式。杨安教授还强调,经过研究发现,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也赋予了新要求和新内涵: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委领导机制,提高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健全联动融合、集约高效的政府治理机制,增强基层社会治理系统性、实效性。与时俱进地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着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社会治理为了人民,善于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创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机制,创新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机制,让群众的聪明才智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不竭源泉。

  杨安教授还就如何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构建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以他最新发表的文章来进行了重点系统的讲解

  

  杨安教授演讲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善于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创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机制,创新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机制,让群众的聪明才智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不竭源泉”。“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人工智能同社会治理的结合,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强调加强智能化建设,优化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深入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一)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作用,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大规模的应用正在重构乡村、社区、基层社会的基础结构和治理体系,数据技术将进一步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这也为党和政府更好的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提供了更顺畅便利的条件。未来的数字科技正在构建一个全新的未来世界,以市、县、街道社区、镇村综治中心(基层社会治理平台)等为基础的大数据云平台正在搭建,智能化技术正逐渐构建起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这将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新机遇和新挑战。构建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动作为。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中国人民的生活告别了“票证时代”、走过了“温饱阶段”,迎来了“全面小康”,这些为我们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社会治理领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社会结构深刻变化,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人已从过去的“单位人”变为“社会人”,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出现了家庭规模小型化和少子高龄化现象,代际关系也不再像过去那样紧密,由此也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二是利益格局深刻调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益失衡和利益固化的藩篱逐步被打破,利益相对均衡的新常态逐步形成,但这必然会触及一些人的既得利益,由此导致的社会问题可能会更加复杂,需要社会治理解决的问题也更加复杂。三是民生诉求全面升级,新时期的民生诉求已不再满足于吃饭、穿衣等问题,而是普遍要求公平正义和全面提升生活质量。人们的维权意识和维权方式也逐步从个体维权向集体维权,从底线维权向发展维权转变。四是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截至2018年全国现有约8.02亿网民、15亿手机用户、突破10亿微信用户,社交端口同时在线人数突破3亿,互联网全方位的改变了人们生活,也为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上述变化既是我们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平安中国建设面临的重大机遇,也是新时代必须妥善应对的重大挑战。

  (三)新科技、新手段支撑起基层社会治理的活力和动力。使用大数据系统来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社会治安、维护公共安全、防范社会风险能够更快、更低成本,也将为社会治理提供强有力的工具和手段。据统计,2018年微信消息日发送次数达450亿次,较2017年增长18%;音视频通话次数达4.1亿次,较2017年增长100%。值得注意的是,视频通话用户比2015年多了570%,随时随地“微信见面”已成为一种日常。与此同时,微信用户的人均通讯录朋友数量也比3年前多了110%。在智慧生活方面,2018年每月使用微信搭公交地铁的乘客比2017年增加了4.7倍,每月使用微信高速出行的人数比2017年增加6.3倍,扫码缴费、无感支付正在为高速服务不断加速。全新的数据就是全新的资源,新一代智能化技术整合系统内外数据资源,揭示海量数据背后蕴含的规律性、关联性问题,分析研判基层民众的新需求、新动态,为社会治理新变化、新趋势提供强有力的科学决策,建立社区精细化管理治理工作模式,对社会矛盾和风险作出定性定量分析和预警,努力实现防患于未然提供了保障。加强人工智能与社会治理的结合,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中国正在建立起全世界最强大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系统。“雪亮工程”建设是中国政府投资打造的民生工程,是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公共安全防控全域化、高质化、智能化、一体化的安防工程,建成后中国的城市治安管理将得到极大的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将更加现代化。中国将以更优的标准推动“雪亮工程”建设,推动视频数据信息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提高人脸识别、以图搜图、人车物异常检测等智能化功能,确保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控、全程可用的目标。只要提供正确的数据,系统算法就可以进行调度、分析、决策、预测,为我们提供大量有用的信息。新一代人工智能必将支撑起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更加完善的体系,智能化将成为社会治理迈向现代化的标志,人工智能、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将打造出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方便,全方位提高百姓的安全感。中国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将成为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度。这也将为全球社会治理提供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

  最后,杨安教授引用中央扫黑除恶办公布的情况进行总结:“全国上下已经形成了扫黑除恶的高度共识和强大声势,专项斗争的推进力度越来越大、步子越来越稳、成效越来越好,社会各方和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反映“打得好、还要打、持续打”。应该充分肯定、大力宣传,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增强信心、坚定决心,不断夺取专项斗争新胜利。(胡思凡供稿)

(责任编辑:王炬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