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肖钢:“一带一路”所谓债务陷阱问题不存在

2019年05月15日 22:5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15日讯 (记者 祝惠春)“CF40·孙冶方悦读会”第13期日前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委员、CF40资深研究员肖钢历经一年时间完成了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的重点课题——《制度型开放 构建“一带一路”投融资新体系》。在现场,肖钢就此课题成果进行了分享并指出,“一带一路”的所谓债务陷阱问题是不存在的。

  肖钢表示, “一带一路”5年来投融资有四个特点。

  第一,政策性金融先导驱动。进入“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投资是由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比如进出口银行和国开行主导,所以是由政策性金融先导驱动。政策性金融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中,在资金方面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第二,央企和国企引领作用明显。“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政策性金融机构在资金上给予引领,国企央企率先,同时一大批民营企业也投入到了“一带一路”项目中。

  第三,合作区聚集效应开始发挥。在“一带一路”相关65个国家中,以中方为主建立了75个开发园区,每一个开发园区里又聚集了中资和外资企业,一个是当地企业,一个是“走出去”的企业,还有第三国企业。到目前为止,我国对园区的投资大约近500亿美元左右,园区聚集效应很好。入园企业约为4000家左右,这些入园企业投产运营后,对在地产生了税收,而且解决了当地就业。对于“一带一路”企业来说,从降低物流成本、基础设施联通等方面得到了很多好处,集约效应得到初步发挥。

  第四,投融资合作开始启动。仅靠中国资金是远远不够的,要与外国机构和国际金融组织共同合作,其形式多样,无论政策性金融机构,如国开行、进出口银行还有商业银行以及丝路基金,股权投资机构、亚投行等,都在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其它国家合作,这是一个大趋势。

  目前, 国际上有人别有用心,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所谓的债务陷阱问题。肖钢表示,研究表明,所谓的债务陷阱问题不存在。在可获得数据的63个国家,有37个国家从2013年到2018年政府公共部门外债(不包括私营部门)五年平均外债增长率是下降的,只有12个国家外债增长率提高了5%以上,个别国家达到12%。

  但是,即使外债提高过程中或者个别提高幅度较大的国家,也不是因为接受了中国的“一带一路”资金造成的,而是其自身原因造成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应该理性看待。相信客观公正的研究越来越多。

  当前, “一带一路”投融资领域面临的挑战,概括起来说就是资金缺口很大。未来仅靠中国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也不符合共建共享原则。为此,应该建立一个资金来源多元、利益风险共担的机制。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