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田沁鑫委员:文艺创作要“守正” 了解自己的根性

2019年03月06日 08:5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6日讯(记者 魏金金 专栏)“我并不认为传统戏曲要去形式上进行无根基的新尝试,我觉得传统戏曲首先要‘守正’,要了解自己的根性。它的发展可以在创新新的剧种上作努力,而不是把自己真正的传统破坏掉。”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艺界别小组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田沁鑫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守正是传统戏曲寻求突破的前提

  传承优秀戏剧文化,不仅对于弘扬传统民间艺术意义重大,而且对于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如田沁鑫所言,“对文化文艺工作者而言,最好的题材永远来自人民,最大的幸福是被人民认可。”

  作为一名著名话剧导演,今年两会期间,田沁鑫的提案主要是关于陕西一带地方优秀戏曲剧种的原生态保护。据悉,根据2017年年初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办公室发布的数据,截止2017年1月份,陕西省戏曲剧种共25种,其中本土剧种有21种,外来剧种有4种;陕西皮影戏10种,陕西木偶戏2种。

  新时代,传统戏曲究竟该如何寻求突破,田沁鑫用了“守正“二字——传统戏曲,“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根性,不能把自己真正的传统(好的元素)破坏掉,凡是有破坏中华优秀文化的,我觉得都是欠妥的,但是利于戏曲元素的新发展这种探索,我觉得是可取的。”

  文艺创作要引领时代风气之先

  “脱贫攻坚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对于这句话,田沁鑫感触颇深。“十八大以来贫困人口减少近7000万人,这是非常令人振奋的。我们现在正在创作一台民族歌舞剧,叫《扶贫路上》。我们为党中央的决策点赞,为工作在一线的党员干部点赞。”

  据悉,这部剧取材于广西百色地区脱贫攻坚的真实故事。为了这部剧作,田沁鑫委员和剧组成员数次走进百色最偏远的地区调研、采风,和农民面对面谈心,挨家挨户走访。“亲眼看到的脱贫成果让我们振奋,那些默默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带给我最真实的鼓舞。”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文化振兴尤为重要。田沁鑫谈到,作为文艺工作者,要引领时代风气之先。“在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方面,我们会不遗余力,而且全面支持。”

  科技手段应用在戏剧舞台上将是大势所趋

  采访过程中,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曾执导过多部话剧的田沁鑫,小时候也是一位资深“科幻小说迷”。“上学的时候,我几乎把图书馆的科幻小说看遍了,到现在都还深刻影响我的创作思维。我的戏是立足于传统与现实之间的,为什么像《北京法源寺》这样的戏能受到市场欢迎?这部戏截取的晚清历史节点是戊戌变法的10天,我用政论体加推理悬疑的笔法,用现代的舞台语汇结构方式,写晚清政治家到精英知识分子间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所以,不能完全地说小时候阅读科幻作品,让我在审美与思维方式上产生了解构空间的可能,但是也的确深刻影响着我。”

  谈及今年春节档爆款电影《流浪地球》,田沁鑫表示,“中国的科幻题材,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还是戏剧,能够做到像《流浪地球》这样,说明我们有了很大进步,所以科技研发在电影或者戏剧的舞台上的应用,都将是大势所趋。”

  此外,田沁鑫还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对于今后文艺交流与创作将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非常期待参与其中。

  更多报道请见2019全国两会专题 

(责任编辑:臧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