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铺展乡村幸福生活美好画卷

2018年12月30日 16:32   来源:经济日报   

  铺展乡村幸福生活美好画卷

  ——浙江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纪实(上)

  “千万工程”带给浙江乡村勃勃生机,图为安吉县鲁家村秀美风光。潘学康摄

  2018年9月,浙江“千万工程”获得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颁奖词这样评价:“这一极度成功的生态恢复项目表明,让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行,将产生变革性力量。”

  “千万工程”是对“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简称。2003年6月,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部署和主持下,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环境改善为重点,浙江在全省启动“千万工程”。

  15年来,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浙江扎实推进“千万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惠及千万农民群众。

  15年来,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生活,“千万工程”带给浙江乡村勃勃生机,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以美为形,千万乡村悄然蝶变

  白墙黛瓦,青石小巷,清澈细水从房前屋后水道缓缓流淌汇入壶源江。走进浦江县大畈乡建光村,冬日的清寒没有妨碍村民们的午后休闲,村中心池塘边,他们或三三两两聊天说笑,或静观水中游鱼。

  安静、洁净、雅致,是建光村给人的第一印象。可在几年前,这里却完全是另一个样子。“家家户户做水晶,空气里都是水晶粉末,废渣把壶源江水都污染成乳白色的‘牛奶河’,整个村子脏得一塌糊涂。”说起村里之前的景象,74岁的齐平兰大妈直摇头。

  从脏乱差的“上访村”到如今的有着“小杭州”美誉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建光村的转变源于“千万工程”的实施和推进。

  时光回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浙江凭借先发优势,书写了敢为人先的发展传奇。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20多年居全国第一,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保持全国领先。

  然而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到本世纪初,浙江遇到“成长的烦恼”,资源环境瓶颈制约问题明显,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有新房无新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垃圾无处去、污水到处流”等现象十分普遍。

  “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农村是重点,是难点,也是主战场。”2003年初,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出,从顶层设计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生态省建设规划。当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为重点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在浙江全省展开:用5年时间整治和改造1万个村庄、培育1000个示范村,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由此,一场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绿色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重大行动拉开帷幕。

  “千万工程”从形入手,攻坚克难,污水治理行动、厕所革命、垃圾革命等几大战役相继展开。

  浦江建光村痛定思痛、壮士断腕,对严重污染环境的水晶加工坊大规模整治、关停、搬迁;全力开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村民自筹资金建设景观,合力美化村容村貌。

  安吉县递铺街道鲁家村,眼前是一幢幢规划有序的居民楼,每家每户门口都摆放着两个垃圾桶。67岁的徐美菊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家里的垃圾进行分类,放到不同的垃圾桶里,“一个放会烂的,一个放不会烂的”。对于鲁家村的村民而言,这样的垃圾分类早已成为习惯。村里的保洁员每天会按时上门把垃圾运走,真正做到了垃圾不落地。

  在杭州市桐庐县环溪村,家家户户排出的污水通过管道流入人工湿地下的处理池,过滤净化后排出。2013年,桐庐全县率先在全国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

  衢州市常山县积极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工程,率先推行农村公厕保洁专员负责制。今年又从有限的财政收入中拿出近千万元,免费为2000余户困难群众改造卫生间。目前,全县农村旱厕拆除率达100%。

  “15年来,浙江‘千万工程’经历了4个阶段,从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到现在的转型升级阶段,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林健东说。

  如今,以建设1000个示范村为基础,“千万工程”已经推广到全省2.7万个村,万千美丽乡村连成一片,绘就生态浙江美丽底色,让浙江乡村整体人居环境领先全国。

  以业为基,美丽乡村托起美丽经济

  15年来,浙江坚持把村庄整治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全方位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乡村旅游、养生养老、运动健康、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美丽业态蓬勃兴起。

  一度是生财之路的水晶产业被大规模整治、关停,那接下来村集体经济靠什么支撑?村民靠什么增加收入?

  “美丽环境、历史文化古村落就是宝贵资源。”浦江县大畈乡建光村村委会主任陈荣贵说,建光村请专业团队高起点谋划,积极保护和修复历史文化古村落,以“中国诗人小镇”特色文旅产业带动民宿、餐饮、特色小食等多翼发展,“去年我们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6万余人次,村民一年索粉面和手工面的收入就达到200多万元”。

  同样,海盐县望海街道青莲寺村曾是生猪养殖大村,生猪存栏量高达10万头以上,落后的养殖方式也让青莲寺村饱受污染之害。“借力‘千万工程’,我们开展村庄全域环境整治,严格执行生猪退养政策,养猪户全部转产转业。”望海街道工作委员会办事处主任周海风说,现在的青莲寺村还原了江南水乡风貌,正在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以农旅兴村。

  养猪大户陆建明转产后创建的百合美生态农场就是其中之一。陆建明拆掉近7000平方米的猪舍后,就近流转500亩土地,种植多种果蔬,发展休闲采摘观光农业,围绕传统农耕体验创新策划了许多特色节庆活动,吸引了上海、嘉兴等地的大量游客。目前百合美生态农场已经成为浙江省级生态农业示范点,今年实现年销售额400多万元,带动200多户村民走上致富路。

  在实施“千万工程”过程中,浙江正确处理村庄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对有价值的古村落、古民居和山水风光进行保护、整治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

  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台州市黄岩区屿头乡沙滩村,古庙太尉殿门前古樟参天,老街两旁店铺林立。“乡村振兴是要实现乡村现代化,必须尊重乡村的历史人文特色,因地制宜地保留原有乡土景观。”承担古村修缮改建的上海同济大学教授杨贵庆说。通过建筑立面改造、内部修缮、新功能植入和景观环境布置等,废弃的“空心村”被修复激活。于是,在这里,兽医站成了游客服务中心,利用原来的养殖场地,建起了花坛、酒吧、茶吧、咖啡吧;民俗文化、养生、耕读等不同体验区与原住民、民宿有机融合,形成了新时代的农村文化和乡土文明。

  始终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丽水莲都区古堰画乡特色小镇,更是在“千万工程”推进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把握,倍加珍惜、积极创新,加快升级步伐,小镇生态形态和经济效益实现新跨越。

  “旅游+油画”,实现专业展示、定销等联动互扶,电商模式异军突起,油画年产值达1.2亿元;“旅游+研学”,谋划成立院校联盟,打造研学旅行全新模式;“旅游+创客”,氛围不断向好,创客群体不断壮大,古堰画乡O2O体验馆、昔时手作、茶食料亭等一批原创业态和情怀民宿深得市场青睐。

  “一个美丽的地方,一定是经济和生态高度融合、完美互促的。”宁波市宁海县委书记杨勇说。宁海下大力气整治环境,着力发展特色民宿,在浙江率先实施民宿备案制、注册首个区域性品牌“宁宿”。一年内实现民宿总量、营业额、农产品销售额“三个翻番”,村均集体收入增长25%,乡村旅游收入增长30%。

  美丽乡村托起美丽经济。15年来,在实施“千万工程”过程中,浙江全面转化美丽建设成果,开启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全新路径,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数据显示,2017年,浙江省农家乐接待游客3.4亿人次,营业总收入达353.8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06.2亿元,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点1.64万个;美丽经济发展与村集体经济壮大有机结合,全省村均集体经济年收入123万元;年收入10万元以下集体经济薄弱村从2016年的6920个下降到1867个。

  以人为本,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新昌县镜岭镇安山村隐匿在深山之中,一幢幢砖石老房子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干净整洁,一股股清泉在顺山架起的竹筒中轻快流淌。“千万工程”让这个曾经偏僻衰落的山区小村焕发活力。

  “通过环境综合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我们做大茶产业、建立特色农家乐‘十八灶’、发展民宿,近年来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收入大幅度提升。”安山村党支部书记丁锦伟说,今年重阳节,村里出钱为留守老人过了一个热闹的节日,久违的兴旺人气重新回到小山村。

  在浙江,“千万工程”被广大农民群众称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最受欢迎、最为受益的一件实事”。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就多次强调,农民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副主任、三农部主任、原省农办副主任顾益康说,让广大农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是“千万工程”始终不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事实证明,只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农民群众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选择,就能赢得他们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刚开始,村民们不接受不支持,叫我们是‘垃圾干部’,我们在前面整理他们就在后面随手扔垃圾。”镜岭镇妇联副主席张薇说,村干部们的坚持和逐步清爽干净起来的环境,让村民们看到了政府的决心。而随着工作的深入,村民们已然不再满足干净这一个标准,自发地用猪槽、缸棚做花盆,用柴火堆造型,用瓦片砌围墙,展开了一场场“美丽的较量”。群众智慧淋漓尽致的发挥,让坪桥村的“柴薪文化”、安山村的“石头文化”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

  在这个过程中,环境美化和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村美民富”逐渐形成。15年来,“千万工程”推广到全省2.7万个村,受益人口达3000万。2017年,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3年的5431元,提高到24956元,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

  15年来,浙江每年都要召开一次全省现场会,要求各地充分认识实施“千万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不懈地抓好这项惠及全省千百万农民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15年来,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千万工程”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拓展,版本不断升级,内涵不断丰富。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持续推动下,深化“千万工程”已成为浙江促进城乡融合的“牛鼻子”、推动乡村振兴的龙头工程。

  在今天的浙江农村,村里人可以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公共服务和生活便利,传统农村社区正在向现代农村社区转变。在浦江县大畈乡建光村中心广场,东侧大戏台,南侧居家养老中心,村里老人拿着证件就可以来用餐。在桐庐县江南镇荻浦村和环溪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城市相差无几。桐庐县农委副主任施宇昕说,桐庐县近年来不断加大投入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同时还将进一步加强城乡一体化运营、管理和服务。

  在“千万工程”的引领下,乡村幸福生活的美好画卷,正在共建共享中从容铺展。

  久久为功,让新农村魅力无穷

  ——浙江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纪实(下)

  2003年至2018年,15年接续奋斗。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犹如一场美丽乡村建设的接力赛,从美丽生态到美好生活,支撑起浙江乡村的一次次跨越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成功范例,积累了宝贵经验。

  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

  建设美丽乡村,离不开美好蓝图。在“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规划引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千万工程’的规划是建立在深入调查基础之上的,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作为“千万工程”谋划启动过程的见证者,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副主任、原省农办副主任顾益康说,强调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始终坚持系统治理、标本兼治,是浙江“千万工程”得以成功实施的经验之一。

  浙江始终坚持高位推动、上下联动,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把手”责任制,成立由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全省上下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

  安吉县递铺街道鲁家村是浙江“千万工程”实施中的案例之一。短短几年间,鲁家村从一个贫困山村蜕变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村党委书记朱仁斌认为,“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是一个重要原因”。

  2011年,美丽乡村建设之初,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鲁家村拿出300万元委托专业公司编制规划,“着眼于国家4A级景区的全域布局,统筹实施村庄规划、产业规划、旅游规划‘三规合一’,坚持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布局、市场化导向,高标准完成18个家庭农场专项设计,精准定位每个家庭农场业态、产品、元素,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朱仁斌告诉记者,以创建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为契机,建设了鲁家湖、游客集散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等基础设施,开通全长4.5公里的观光小火车,形成串联18个家庭农场的精品旅游环线,实现了村庄景区化。

  推进“千万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须久久为功,持续发力。15年来,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拓展“千万工程”的广度与深度,让美丽乡村建设焕发出勃勃生机。

  财政支持,坚持城乡一体化

  “每个村民小组都有一个污水集中处理站,地下管道实现雨污分离,每家每户都给做了围墙。现在村里环境变好了,却没有向村民要一分钱。”65岁的鲁家村村民楼柏义谈到村里这些年的变化,感慨万千。

  顾益康认为,由于部分村民环保意识不强,污水往外泼,垃圾往外倒,导致农村“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国长期处于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机制下,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机制比较健全,农村垃圾处理机制相对不完善。

  整治农村环境,钱从哪里来?浙江在规划实施“千万工程”时,就明确实行城乡一体化的财政投入机制。

  比如,在治理垃圾战役中,按照覆盖城乡、运作规范、利用高效、处理彻底、保障有力的要求,浙江形成“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运行体系,做到保洁队伍、环卫设施、经费保障、工作制度“四到位”。同时,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交通便利的村纳入城市卫生保洁体系,实行城乡“一把扫帚扫到底”。

  在实施“千万工程”过程中,浙江还充分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与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引导和撬动更多的浙商资本、乡贤资源、社会力量投入村庄整治,解决了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

  因地制宜,不搞千村一面

  今年2月份,全国首个乡村振兴学院——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在台州市黄岩区成立,学校就设在乌岩头村和沙滩村两个经过“抢救”复活的古老村落里,校区所在的村落本身就是一个乡村振兴的样本。

  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院长、上海同济大学教授杨贵庆说,把学院建在浙江乡野之中,把课堂开在田间地头,就是要依靠同济大学雄厚的学术实力和黄岩区丰富的实践资源,脚踏实地打造一个集乡村振兴理论研究、实践指导及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学习教育平台,因地制宜地帮助当地农村实现振兴。

  依山傍水、茂林修竹,有着300多年历史的黄岩区宁溪镇乌岩头村经过“抢救”而复活,成为了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村。村民王小芹告诉记者:“以前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外出打工,只有一些老年人守着村庄;现在村里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很多游客慕名前来参观。”

  浙江具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独特地理风貌。“在‘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强调各地要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分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重点推进,不搞形象工程、不搞千村一面和‘一刀切’。”浙江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林健东说。

  “对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来说,地理、民俗、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要汲取浙江‘千万工程’的经验与智慧,学习浙江的管理运行和创新机制、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但绝不能生搬硬套、照搬照抄浙江模式。”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研究员郑向群说,要注意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深度、推进速度与各级财力承受度、农民群众接受度的关系,要立足自身自然禀赋、民俗特点,更多注重村庄的特色与个性。

(责任编辑:王炬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