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舌尖上的乡愁:何日再品“小站稻”?

2018年12月04日 16:29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4日讯(记者商瑞)本周,黑龙江省名牌农产品“五常大米”,迎来大米外运季的“小高峰”,销往“北上广深”、成都、乌鲁木齐等地的大米明显增多。但当五常米销遍全国、广为人知之际,同样如水似玉、晶莹甜糯、清香爽口的“小站稻”却让人无限思念。“一家煮饭,四邻飘香”的“小站稻”究竟怎么了?

  “没有环境质量的根本改善,就不会有小站稻的未来。”天津津南区小站镇镇长徐东伟对经济日报记者说。

  小站稻是全国第一个粮食作物地域性证明商标,已经有一千多年的种植历史。白里透青、油光发亮、黏香适口、回味甘醇,凭借这些独特品质,“小站稻”成为了清代皇室贡米。

  然而多年来,“小站稻”为何踪影难觅,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眼帘?一个“水”字,困扰了“小站稻”很多年。

  回顾历史会发现,“水”是小站稻驰名海内外的重要原因。在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稻作展览内,悬挂着一幅巨大的“盛军屯田图”。这幅地图详细记录了小站稻种植区的位置、面积、权属等细节,更勾勒出了“小站稻”种植水系、土壤等关键因素。

  1871年,周盛传、周盛波兄弟二人率部队,随李鸿章调任直隶,史称“盛军”。盛军屯垦时期,周盛传修建了马厂减河,沟通海河与南运河,大兴水利,涤卤刷咸。至此,天津小站地区形成了马厂减河为主干,海河干流为依托,其间沟渠纵横交错,密布闸堰的“水网”。

  而另一方面,天津卫地处九河下梢,南运河水夹带着漳河从黄土高原卷来的泥沙及氮、磷、钾等有机肥料,注入了小站的土地,以甜刷咸,化碱成腴,形成了小站稻独特的风味。

  ↑天津市西青区王稳庄镇推广小站稻试验田的收割场面。 袁中清摄

  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天津却已成为北方最缺水的城市之一。地表水、地下水资源枯竭,使得天津不得不四处“求水”。而据2015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农业用水占天津市总用水量的59%左右。一般年份农业缺4-5亿立方米,偏旱年份缺水7亿立方米,严重干旱年份缺水超过10亿米。而来水量的减少,造成了天津小站稻种植面积大幅缩减,低俗时天津全市仅存11万亩。

  “我们曾经对水稻旱种等方法进行了探索,但种植效益一直不高。生产规模、稻米品质,都与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期望相去甚远。随着天津水源条件的改善,小站稻种植面积以每年10万亩的速度增长,从2016年的近30万亩增加到今年的50多万亩。”天津市种植业管理办公室技术服务处处长张晓东感慨地说。

  而近日,天津市农委更是出台了振兴小站稻规划,将以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为目的,立足京津冀,辐射全国,面向世界,以“精品、绿色、品牌”的发展思路打造高端米业,构建三产融合发展的小站稻全产业链。到2020年,天津将实现小站稻种植面积稳定在80万亩,培育出多个小站稻知名种业品牌。

  期待着儿时记忆中的“小站稻”,早日回到我们的“舌尖”,结束我们多年的“乡愁”!

  新闻多一点:说说“小站稻”历史上的那些事!

  颗粒均匀、如水似玉、晶莹甜糯、清香爽口的小站稻是知名农业品牌,拥有近一千多年的历史。后因天津水量减少而逐渐衰落,低谷时天津市种植面积仅存11万亩。近年来小站稻种植面积以每年10万亩的速度增长,截至今年已增长到近60多万亩。

  盛军屯垦:“没有老盛军就没有小站稻”

  小站稻的种植在宋、元、明时代都有记载,但大面积屯垦种植是在清代。1871年,周盛传、周盛波兄弟二人率自己的部队12000多人,随李鸿章来到直隶驻于青县马厂,改称“盛军”。1874年,周盛传奉命“办海上营田”,初在新城、葛沽、泥沽沿海河一带试种开发水田。

  在天津市津南区小站稻作展览馆,摆放一幅巨形“盛军屯田图”,上面详细标明了屯田的位置、亩数、权属,是“小站稻”种植最权威的记载。

  1875年,周盛传率盛军移驻潦水套,后改称新农镇,也就是今天的小站镇,并在小站地区共建十八座营盘。他以小站为中心,垦荒种稻共计13万亩。所以小站地区至今流传着“没有老盛军就没有小站稻。”为了纪念周盛传、周盛波兄弟二人,津南区小站镇专门在小站会馆建设一座祠堂作为纪念。

  土壤改良:“以甜刷咸,化碱成腴”

  千余年历史的小站稻,曾以江淮粳稻为母本,但结果却优于江淮稻;曾以韩国、日本的稻种为籽种,而品位却超越了韩国稻和日本稻;其前驱是葛沽稻,但比葛沽稻更胜一筹。

  “一篙御河桃花汛,十里村爨玉粒香”。南运河水夹带着漳河从黄土高原卷来的泥沙和氮、磷、钾等有机肥料,注入了小站的土地。以甜刷咸,化碱成腴,构成了独特的优质稻生长条件。

  其实,早在盛军屯垦时,周盛传认识到“南运河会漳河浊流,本有‘石水斗泥'之喻,其肥尤可化碱而成腴矣。”漳河流经黄土高原,带大量泥沙汇入南运河。据有关部门测定,每吨黄土含氮0.8~1.5公斤,磷1.5公斤,钾20公斤,大量沉积的有机肥料,是改良小站垦区盐渍土地的好条件,是小站屯垦成功的重要原因。

  盛字军总结了前人水利工程症结之所在,改进了施工技术。盛军烧用境内的蚌蛤壳代替石灰,掺入碎石,浇以米汁,锤炼镶入闸底丈余方圆,以御冲荡。闸板置两层,上板可以启动,下板固定,上板提起,水能流过,而泥沙被下板挡住,便利捞泥肥田,又防止了渠道淤塞。此法沿用至今。

  十字围田:南法北移助平倭

  1600年,明代万历年间汪应蛟受命任天津海防巡抚,于白塘口、葛沽两处,垦种5000余亩,其中水田2000亩。此后,陆续开发了东泥沽、西泥沽、盘沽、吴家嘴、辛庄、双港、何家圈、官庄等处。

  屯田种稻,采用的是江南围田耕作办法。以“求、仁、诚、足、愚、食、力、古、所、贵”10个字命名,编次其围田,人称“十字围”。围田是一面滨河,三面开渠,与河水通。“十字围”均在海河右岸,利于排涝和降低地下水位,减轻土壤盐分,并利用海河一日两潮,引水灌溉和排出尾水,使土壤盐碱成分降低。

  汪应蛟见南方的兵士,不独习水战,而且能种水田,所以在“倭寇平,撤南兵”的时候,力倡留兵屯田,并“辅以右卫军人二千三百余名……,岁得美谷盖二万石有奇”。汪应蛟在津南种稻事业,兴旺了五六年,到万历末,平倭退兵后,“已垦之稻田,十有七废,仅余葛沽而已”。但围田种稻之法,对天津其后种稻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经济日报 记者:商瑞 责编:于浩)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