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勇于担当善作为 不达目标不收兵——记广西南宁市市长周红波

2018年10月19日 11:27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 童政 周骁骏

  “勇于担当善作为,不达目标不收兵。”这是广西南宁市市长周红波的工作要求。上任以来,他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南宁市委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中央赋予广西的“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推动南宁改革发展各项工作。

  执行力强,敢于啃硬骨头,以问题导向开展工作是周红波担当精神的体现。

  工业是南宁发展的最大短板,2011年南宁市工业总量仅占全区比重的12.5%。针对这一情况,周红波理清思路,坚定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在政策上,组织制定加快工业发展若干意见;在资金上,从2012年起,年均落实6.2亿元现代工业发展资金、每年滚动安排共10亿元的工业用地储备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在用地保障上,力主在规划中适当增加工业用地比例,大力支持工业发展。2017年,南宁市工业总量占全区比重比2011年提高3.06个百分点。特别是在培育发展铝加工产业方面,助推南南铝加工公司打造我国高端铝合金精深加工领域高地,技术装备水平进入世界同行业前5位,成为国内第3家具有硬铝合金生产能力的企业。以铝加工产业发展为样本,集中优势资源发展电子信息等三大重点产业,加快打造轨道交通装备等五大产业集群,先后引进申龙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项目。

  面对群众关切、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周红波始终积极回应,努力解决。针对环境问题,他从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入手,推动建立扬尘污染治理长效机制,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从2013年的75%提高到2017年的92.3%。针对隆安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慢的情况,他支持该县实施震东新区建设项目,指导隆安县委、县政府综合运用国家扶贫搬迁、生态移民、新型城镇化的政策推进项目建设,为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提供了样板。针对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他坚持财政支出更多向民生特别是教育事业倾斜,2015年以来,全市共建成投入使用公办中小学校39所,增加学位约6.5万个。

  针对逢雨易涝等问题,周红波提出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入城市建设的设想。面对建设中资金严重短缺的问题,迎难而上,着力拓宽融资渠道,通过竞争性答辩入选全国首批海绵试点建设城市,获国家专项补贴15亿元;强化政府和社会资本间合作,大胆探索,采取PPP模式推进试点建设。目前完工项目250项,试点区建成面积达50.06平方公里,实现从“工程治水”向“生态治水”转变,重点打造的那考河生态综合整治项目,成为国家住建部“海绵城市”和财政部“PPP模式”双试点样板,获“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奖。

  周红波坚持在一线工作,做出实绩。他每周安排2天以上到一线服务企业和项目建设,每月到南宁园博园建设现场召开指挥部会议,每次会议均形成纪要,便于执行落实、督查督办。他还支持运行“12345”市长热线,积极办理人民网网友留言,坚持审改每一条留言回复。

  按照自治区“再造一个新南宁”战略部署,周红波努力加快五象新区建设,以“产城融合”理念打造新区。一方面,合理布局新区产业,总部基地金融街初具雏形,新区累计入驻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48家、境外上市公司19家、金融机构21家。另一方面,着眼于完善新区功能,合理规划路网,6家三甲医院正在建设,11所中小学校建成招生,确保实现新区建设到哪里,产业就聚集到哪里,功能配套就覆盖到哪里。

  “周市长到五象新区调研,先后三次从南宁大桥走到体育中心,边走边看,检查工地,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五象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农冰说。(经济日报 记者 童政 周骁骏)

(责任编辑:单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