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推动中非工商界开启崭新合作历程

2018年09月01日 06:20   来源:经济日报   

  8月31日,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新闻中心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中国贸促会会长姜增伟向中外记者介绍即将举行的中非领导人与工商界代表高层对话会暨第六届中非企业家大会有关情况。

  “本次会议规格高、参与国别多、企业代表性强。”姜增伟介绍,有30多个非洲国家的领导人将出席大会开幕式,与会的外方工商界代表来自53个非洲国家,覆盖中非合作论坛所有的非方成员国,也覆盖所有非洲已建交国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中非合作迈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出席大会的2088名中外代表将围绕共同关心议题进行交流探讨,凝聚起中非工商界的智慧和力量,为推动中非经贸合作和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助力,推动中非工商界开启崭新合作历程。

  为推动经贸合作提供强大助力

  中国是非洲国家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中非合作是南南合作的典范。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以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为标志,中非关系迈入了全方位发展的新时期,双方高层交往频繁,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上的协调不断加强,民间和人文交往更加活跃,双方已成为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

  加强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是中非合作的重要内涵。姜增伟指出,中非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企业家是中非经济合作的生力军,是推动中非友谊的使者。中非企业家大会创办于2003年,是中非合作论坛的重要配套活动,每三年举办一届,迄今已举办5届。经过10多年的发展,企业家大会为中非企业增进了解、加强合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深化中非经贸合作互利共赢、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促进中非和世界共同繁荣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可以说,企业家大会是中非经贸合作一张亮丽的名片。”姜增伟说。

  近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十大合作计划”与非洲国家发展战略的有效对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进非洲,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搭上了中国发展快车。当前,中非合作已经步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双方企业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姜增伟表示,“在此背景下,我们召开中非企业家大会,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凝聚合作共识、积极建言献策,深入对接洽谈,必将进一步凝聚起中非工商界的智慧和力量,为推动中非经贸合作和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助力”。

  聚焦三大议题:工业化、贸易和基础设施

  在广泛征求中非合作论坛成员政府、工商界和专家学者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结合“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和五大合作发展理念、共建“一带一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盟《2063年议程》,本届企业家大会设置了3个议题:一是推进工业化合作,助力共赢发展;二是深化贸易合作,谋求共同发展;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姜增伟指出,大会议题设置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顺应新时代中非合作大势,契合了中非工商界的普遍关切,反映了中非工商界开展合作的重点需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很强的针对性。

  当前,工业化是非洲创造就业、消除贫困、提高生活水平、实现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关键。非洲国家普遍期待加快工业化进程,中国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产能符合非洲工业化需要,双方在工业化领域互利合作潜力巨大。“中国鼓励企业对非投资,这样既能帮助非洲国家产业升级、经济结构改善和内生增长能力的提升,也能使我们的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更好地拓展国际市场。”姜增伟表示,“本次大会将总结中非工商界在这一领域取得的进展和成效,讨论如何进一步加强产能合作的顶层设计、战略对接和平台建设,推动非洲的工业化、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

  在深化中非贸易合作方面,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结合非洲发展目标和实际需求,进一步深化中非贸易合作,既有利于非洲国家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也有利于助推中非合作,为满足国内消费者美好生活需求提供更多选择。工商界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参与者与受益者,本次大会将探讨如何加快推进中非贸易便利化、拓展中非跨境电子商务新业态新领域,帮助非洲企业提高域外出口能力,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进一步扩大中非贸易规模、提升中非贸易水平。

  “道路通,百业兴。”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是制约非洲一体化和自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中非双方已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建立了良好合作伙伴关系。本次大会将讨论如何深化中非在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等上下游各领域的合作,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助推更多中国企业赴非投资兴业,促进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进程。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陈洲表示,本届大会将增强中非企业家合作的信心和决心,推动中国经贸合作向更大规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发展,促进中非工业化大发展、贸易投资大市场、基础设施大联通,助力中非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中方注重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注重环境保护、雇佣当地员工等,是中国企业对非合作、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容,也是非洲国家的关切。

  姜增伟在回答非洲媒体提问时表示,中国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对非合作,项目建设围绕非洲各国自身发展需求,遵循国际准则,贸易投资的基本原则是平等互利。

  重视环保,既是企业的责任也是企业的义务。无论是国内项目还是国际项目,保护环境的原则不能动摇。中国企业在项目谈判和签约中,均体现了这一精神。破坏环境的情况,“如果说过去有,那么现在发生的概率已经越来越小了。现在如果出现这方面的情况,请你告诉我,我会转达有关方面,我们会查出原因,彻底整改。”姜增伟表示,“我们愿意与项目所在国共同努力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中国发展好了,非洲发展会更顺;非洲发展顺了,中国发展会更好。”这是中非合作的重要遵循。无论是能源、基础设施还是产能项目合作,中国均注重环境保护,大量雇佣当地工人,如今中方员工的比例在逐渐下降。“一方面是非洲国家的劳动力成熟了,提高了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也不低。多雇佣当地员工已成为中方企业的取向,增加就业是合作项目的题中之意。”姜增伟指出,在项目落实过程中,中国企业普遍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体现双方的共同利益。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成为趋势,中国对非合作项目是通过市场化原则运作的。双方在合作中加深理解,成为“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合作关系,最终促进中非共同发展,互惠互利,实现共赢。(经济日报记者 徐惠喜)

(责任编辑:王炬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