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家庭财富配置“篮子”亟待优化结构

2018年07月18日 14:09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8日讯(记者郭子源)当理财产品形态和产品体系悄然生变,我国家庭财富配置的“篮子”也亟待优化结构,私募基金、保险、另类投资、金融衍生品等有望逐渐加入,财富管理市场正迎来良性发展机遇。

  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2017年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银行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29.54万亿元,增速放缓,理财产品秉承低风险配置思路、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为投资者实现收益11854.5亿元,首次突破万亿规模,收益增幅达21.30%。

  《报告》显示,过去多年,我国家庭的财富配置与增值高度依赖房地产。有关研究数据表明,在我国家庭总资产中,房地产占比长期徘徊在70%左右,高于美国的两倍之多。财富高度集中配置在流动性较差的房地产领域,增加了我国家庭财富的脆弱性。

  随着“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政策定位明确以及房地产税立法节奏加快,我国家庭财富资产配置结构将更多元化,私募基金、保险、另类投资、金融衍生品等有望逐渐加入家庭财富配置“篮子”。

  与此同时,我国投资者的财富管理心态和观念也日趋成熟,其中,高净值人群始终保持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动高度关注,投资心态“稳中求变”。《报告》显示,超过50%的高净值人群考虑增加投资额度,从过去单一购买某支产品向“多品种投资组合产品”转变。此外,投资者的风险承担意愿和能力也不断提升,风险偏好更为合理,对财富增值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值得注意的是,备受市场关注的资管新规发布后,将对我国财富管理市场产生何种影响?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认为,商业银行财富管理正在进入新的规范调整期,回归资管业务本源,将在以下方面发生显著变化。

  第一,产品形态和产品体系将迎来转变。就目前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看,预期收益产品占据主流,产品同质化较强,负债端成本高企不下,刚性兑付造成风险与收益不对等。资管新规在打破刚性兑付、产品和投资者分类、净值化管理和价值计量等方面做出规定,这将打破现行的产品形态、产品体系和客户分类,尤其是当刚性兑付不再成为投资者考虑的关键因素时,基础金融资产的收益和风险将被及时反映并彼此对应,财富管理机构之间的竞争也将聚焦于财富增值管理。

  第二,投资将趋于标准化。资管新规在公募产品投向、三单管理、禁止资金池业务等方面做出规定,这将推动理财产品“投资标准化”,而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要同时符合“等分化、可交易”、“信息披露充分”、“集中登记、独立托管”等条件。相比之下,新规对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要求是,“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资管产品的到期日或者开放式资产管理产品的最近一次开放日”,因此,传统的超短期开放式理财产品将很难做到开放日与非标资产终止日对应,难以配置非标资产,因此,此前因期限错配而带来的收益将难以获得。

  第三,财富管理机构的投研能力需进一步提升。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发展较快,尤其从2007年至2015年间,理财产品余额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50%,2016年以来,财富管理业务增速开始放缓,呈现出更为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态势。

  “尽管理财规模高速增长,商业银行在投资方面的主动管理能力却没跟上,距离精细化、专业化还有一定差距。其中,专业化、高素质的财富管理人才相对不足,这需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造就一批精通国际业务规则、知晓客户、熟悉境内外资产配置的精英型财富管理师队伍。”潘光伟说。

(责任编辑:张雪)